■ CAROL STILLINGS 著 ■ 曉愛 譯
唐娜的故事
當保羅開始感到身體有些不舒服的時候,他和妻子唐娜並不太擔心。因為他們一直都比較健康,而且他們也很好地遵循著疾病防治中心有關這次新冠肺炎的指導來做。儘管如此,保羅的症狀開始惡化,於是,他們還是去了醫院。結果是保羅的新型冠狀病毒檢測呈陽性。所以,他立即被收治了,當時醫生們說他的病情很輕,經過相應的治療應該會好轉起來的。於是唐娜就先回家了,她有信心自己的丈夫很快會回到她身邊。但是,想不到的是噩耗隨之而來。
就在那天晚些時候,護士來電話說保羅搶救無效已經去世了。對於唐娜來說這簡直是晴天霹靂,就這樣,那個和她一起並肩走過人生各樣時光的人沒了——她的世界一下子垮了。
“我很生氣,”唐娜哭著說:“我很氣憤那個醫生給了我錯誤的希望。我也很後悔沒有在他去世時陪在他身邊。因為現在這個特殊時期,我們也不能辦葬禮,甚至我和兒孫們也不能見面。我對神也很生氣!我的人生摯愛就這樣離開了,再也沒有人如他那樣擁抱我支持我了……”
孤獨的悲傷
如今在全世界各地,唐娜的痛苦正在以無數的方式在數百萬人身上上演。在這段時間裡,無論我們是否因為新冠病毒還是其他原因失去了親人,我們所有人面臨的最大挑戰之一就是要獨自面對悲痛。在這場疫情爆發的期間,健康的悲傷所需的因素並沒有改變,而我們悲傷的方式看起來不得不有所不同。令人痛心難過的是它使本來就很複雜的悲傷變得更加複雜。
正常來說,通過葬禮緬懷並送走逝者,然後親人朋友可以通過擁抱、哭泣和笑容來彼此安慰、鼓勵……可是如今我們無法做到這一點。加之不幸的是,有些人怕因為悲傷而感到不舒服,所以他們在葬禮後的幾個月裡會儘量避開失去親人的人。因此,為何如今有不少人在面對死亡時會感到難以承受,也真的不足為奇了——我們真的是無論是身體還是情感,都是孤獨的。
新冠肺炎和悲傷的累積
在人類歷史上,我們並不是第一代要面對這樣的獨自悲傷挑戰的人,也不是第一代在沒有葬禮的情況下就結束一切的人。但是,對於身體上的分離無論是對我們的祖父輩們,還是對我們來說都很艱難。
健康的悲傷涉及到我們所有的感受——經歷葬禮是一種身體上、情感上的儀式,來幫助我們經歷死亡成為現實的過程。如果沒有看到一具真實的屍體,沒有一個具體的宣洩悲傷的出口,我們可能很難接受我們所愛的人已經去世了。 如今因為隔離,無法舉辦葬禮,在單獨的情況下,我們更不容易集中注意力去哀傷了,反而更容易陷入逃避和拒絕中。
所以,這帶來了兩種可能的風險,一種可能是我們會忽視或假裝不去面對死亡的現實;另一種可能是我們會陷入失去親人的痛苦之中,而忽略了要往前繼續健康生活。但是,這些掙扎卻可以激發我們在危機中繼續生存前行的本能。
而除了死亡,我們同時還有其他的一些事情需要面對和處理。因為新冠肺炎除了讓我們不得不被隔離之外,同時還帶來了很多其他的次要損失,包括資源和健康的保證。
當所有這一切加在一起的時候,就導致更多悲傷的累積,也讓一切變得更複雜。事情和情緒真的是一個接一個來,這個處理完,那個又出來,那個處理完,剛才這個又冒出來,令人束手無策,沒有出路可尋,甚至立足點都找不到。
健康悲傷的樣子
我們會發現雖然我們帶著令人心碎的悲傷,但是令人驚訝的是我們依然活著。我們每天是如何選擇起床和生活的呢?當死亡奪走了我們所愛的給我們的生活帶來意義的人,我們該如何繼續前行?當世界在我們身邊分崩離析時,我們該如何悲傷呢?
道格拉斯·格盧梭斯說:“當生活已經無法修復時,就不要想著去修復它。”這個想法真的很重要:不用修復,不用把它放回原來的樣子。如果非要這樣做,我們其實是在否定只有上帝才是上帝的真理。同時,我們也否認了祂關心我們破碎的心的事實,祂與我們的悲傷同在。
上帝從未要求我們不要悲傷。反而耶穌說:“哀慟的人有福了,因為他們必得安慰。”(馬太福音5:4)。
在我們無法擺脫的悲痛中,上帝與我們同在。為我們的損失哭泣、哀悼是件好事。沒有陳詞濫調的宗教詞彙,沒有虛假的期望,只有帶著疲憊、受傷之心的眼淚來到上帝面前傾訴我們的痛苦,這是一份真誠的悲哀。
但是如今,在這樣疫情爆發期間,死亡往往帶來模糊不清的悲傷:一方面我們所愛的人身體已經不在了,而同時從精神上我們似乎感覺他們還在。那麼當怎麼面對,甚至去擁抱這份如此殘忍的悲傷呢?以下是一些建議,您可以一次嘗試做一個選擇:
– 選擇敞開表達我們的悲傷,即使這只是針對我們自己的小圈子。
將傷口暴露在陽光下,才不會腐爛,也更有助於恢復。有些人並不會為我們的失去而悲傷,或是不知道該說什麼,做什麼,不用擔心這些。其實邀請別人在此時的同行,對他人和我們自己都有益處。
– 選擇刻意地停下來,首先來處理悲傷。雖然可能沒有葬禮,但是我們可以告訴公司的主管和同事所發生的事情,可以請假幾天來面對和處理我們的悲傷。
– 選擇對自己溫柔。要知道悲傷是會帶來其他的情緒的,我們要注意任何生氣、失望的情緒,誠實地處理這些情緒也是處理我們的悲傷的一部分,若需要請及時尋求幫助。
– 要記住,最重要的是:我們可以選擇創造特別的告別儀式。可以拿出舊照片、信件、視頻和語音等來懷念逝去的愛人。另外也可以邀請其他人參加網上追悼會,讓他們分享對我們所愛之人的回憶。(這對孩子們特別重要,因為他們會具體地思考這些。)
我們紀念我們所愛的人,並禱告神將他們的生與死相連。因為真理是:不是他們是生還是死,而是他們活過然後去世了。當我們認識到這兩點,我們會開始接受他們的去世的事實以及曾對我們生活的影響,我們可以對我們的失去感到傷心,但是卻為所留下來的而感到榮幸,而且這將是我們永遠擁有的。
的確,這是不容易的。H·若曼·萊特在《失去至親》中如此寫道:“當我所愛的人去世時,所關注的是我失去的,我很少會注意到我未曾失去的東西。” 在你的人生中,失去眼前所愛之人會讓你感到極大的痛苦。因為每時每刻都能感受到這份失去,而且在你餘生的故事中也沒有了這個人。但是你不會失去已經和這個人共同生活的那些年日;要記得,你們擁有過去。你可以繼續愛和珍惜過去那些美好的故事。你所愛的人離開了並不能抹去他們曾經在你人生中的故事。當你一遍遍地重溫和回憶這些故事時,每次會發現一些新的東西。你生活中的一些事情會提醒你這個人對你仍然很寶貴重要,他或她對你的人生有獨特的價值,是獨一無二的存在。
喜樂和悲傷的矛盾
在這個世界上最大的悖論之一,可能就是快樂和悲傷並不是對立的。事實上,如果我們願意的話,悲傷是通向更新的希望之路。
我們越早感受我們的悲傷,越早說出來,越早處理的話,就越有可能早早從陰影中走出來,從而確保我們人格的完整,也會幫助我們恢復個人的信仰。
同時,我們不能錯誤地認為這意味著我們應該儘快度過悲傷。悲傷是持續的,我們需要在思想行動和感受上找到平衡。那些在痛苦中依靠上帝的人會毫不猶豫地說:“我還沒有完全通過痛苦,這成為我現今生活的一部分。我將走過這樣的一條路,直到我見到主耶穌和我所愛的人為止。”
生活不可能因著我們所愛之人的逝去而停止。我們仍需要做出決定來承擔我們每日的責任,我們必須得處理好我們所能掌控的事兒。但是我們也必須要保留一份和我們的眼淚共處的空間。
痛苦從來都不是線性的;我們根據自己的現狀進出不同人生階段。我們必須慢下來,承認這個新的現實,並設法解決其他一些我們還沒有適當痛苦的失去,並限制自己陷入在那些讓我們遠離健康前進的事物中。
必須面對我們的悲傷
沒有人可以逃避悲傷帶來的混亂和破壞性。這是無法逃避的——至少對我們的健康不是沒有影響的。我們只能去經歷,且必須進入這份混亂、困惑、憤怒和痛苦之中。我們必須和悲傷鬥爭,也不得不在悲傷中與神摔跤。
思考約伯的人生,沒有想像到的失去和苦難,他16次問神為什麼——但是一次也沒有得到答案。但是H·若曼·萊特說:“和神討論為什麼是重要的?因為這不僅僅是一個問題。”
向神哭訴是可以的。如今的時代是黑暗的,在我們的生活中、國家中、世界上有太多不確定。請記住:上帝沒有告訴我們不要悲傷。反而他告訴我們要帶著希望去悲傷(帖前4:13)。“帶著希望悲傷的心意味著用一顆對神有信心的敏感的心來悲傷,相信上帝復活的承諾是真實的。”南茜·格斯裡鼓勵道。 我們太瞭解痛苦的現實。願我們也相信我們的悲傷是神聖的,並堅信我們是在神大能的手中,被祂保守著。
更多幫助你通過悲傷的建議
悲傷是很個人的,對於每個人來說是不同的。你應該聽說過:“沒有錯誤的悲傷方式。”是這樣的,只要你能以健康的方式悲傷,我們很願意給你們一些健康的建議。
首先,你們可以打電話給我們尋求幫助,我們會按照你的具體情況為你安排合適的諮詢師來幫助你。(也鼓勵閱讀我們愛家的網站資源。)
另外以下有一些具體的方法提供給大家,希望能幫助到你們。
一、悲傷的五個階段(伊莉莎白·庫伯勒-羅斯和大衛·凱斯勒)
1. 否認。衝擊。難以置信。當其他人的生活照常進行時,怎麼會發生如此災難性的事情呢?這是悲傷中很正常的最開始的反應和想法。
2. 憤怒。當你所愛的人去世時,你可能會感到焦慮和失去控制,甚至氣憤,這樣的感受是正常的。
3. 討價還價。你可能會一遍又一遍地回憶你所愛的人去世時的情景,希望你能做些不同的事情——甚至希望你能代替你所愛的人。
4. 抑鬱症。當你意識到這些損失是如何影響你的生活時,你可能會經歷哭泣,睡眠和食欲的變化,甚至無法集中注意力。
5. 接受。你可能仍然感到悲傷,但你可以往前看了。
二、哀悼的四個任務(J·威廉·沃登博士)
1. 接受現實的失去。
2. 經歷悲傷的痛苦。
3. 適應周圍沒有所愛之人了。
4. 在新的生活中,找到與逝者持久聯繫的部分。
三、六種哀悼(特雷澤·蘭多博士)
1. 認識所逝去的。
2. 回應。去感受你的情感和痛苦——有關你所愛的人的死亡和所有相關的次要損失。
3. 重溫過往。就是我們在上文中所描述的回憶
4. 放手。接受已經改變的現實,沒有回頭路。
5. 重新調整。回歸正常的日常生活。
6. 再投資。建立新的委身和可能的新關係。
四、幫助你管理和處理失去的策略
• 情感上。找時間發洩你的情緒。讓自己哭出來,向他人表達情緒。但是要注意你的度,不要陷入惡性循環中。找到你的情緒和行動的比例(就像上文中所提到的)。
• 理性認知上。從理性上看待你的經歷,這樣你才能理解、接受並更好地管理它。瞭解悲傷的過程。避免一些可能讓你陷入悲傷的情況(例如,過多觀看時事新聞)。但也要找出時間來專注於你的悲傷,在你的失去中尋找意義。
• 行為上。多鍛煉,保證營養,吃健康的食物,保證睡眠。為你所愛的人創造一個有形的紀念(即使是一些簡單的事情)。找到方法來分散你的注意力,而不是陷入上癮或有害的行為(如濫用藥物或不當的性行為)。
• 精神上。這一點其實是貫穿於上面三點之中的,每天花時間禱告和讀聖經。誠實地告訴神你的感覺,請祂幫助你找到新的人生意義和目標,讓祂説明你相信祂的愛。
(©2020 Focus on the Family. All rights reserved. Used with permission. Originally published in English at boundless.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