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江葛麗
雖然她小時候的圣誕屋很寒酸,然而當時小小年紀的她卻已明白圣誕屋是為溫暖人心而布置的。
我在圣誕節前夕抵達女儿家時,可愛的小外孫興奮地叫著「外婆來了!」并且爭先恐后地摟我親我,然后他們七手八腳地幫我把行李袋拿到客房,我注意到房間門上懸挂著一個牌子,走近仔細一瞧,發現是用紅色和綠色粉筆寫的「圣誕屋」三個字,剎時一股酸楚涌上心頭,憶起塵封多年的往事…
自制的圣誕禮物
女儿艾玲九歲左右開始意識到我們家境清寒的情況,她班上有一個特別喜歡捉弄她的同學,那個女孩玉芬來自鎮上最富有的家庭,在一片經濟不景气的情況下,她家絲毫未受影響。玉芬非常外向,艾玲則安靜又內向,玉芬的個性令人難以捉摸,上一分鐘把艾玲當好朋友,糖果、玩具都塞給艾玲,下一分鐘則不斷吹噓她家的富有,教艾玲以我們的貧寒為恥。我們希望女儿能克服羞怯感,多結交一些其它朋友,但是她就是認定了玉芬這個朋友。
圣誕節快到了,我知道除非我們發揮想象力,否則我們實在沒有能力給家人互送圣誕禮物。于是我們母女從十一月就開始計划,艾玲幫我找一些不需要花什麼錢的點子。譬如我們把玫瑰花瓣風干后裝進漂亮的瓶子里,送給奶奶當天然香精。碎天鵝絨在我們巧手施展下發揮最美的效果,點綴了送給爺爺當做放領夾的珠寶盒。我們在小客房花好多時間嘗試把想象力變幻成實品;那真是一段充滿歡笑的時光。
有一天艾玲放學后去玉芬家玩了一會儿,回家后就悶悶不樂,我問她,「發生了什麼事嗎?」她猶豫了一下,說,「沒什麼。」,但接著又說,「媽媽,我今天撒了一個小謊。都是因為玉芬說的話!她總是洋洋得意地講她那間客房和睡在她客房的人。今天她問我,「妳家的客人在那儿休息?」艾玲繼續說道,「我告訴玉芬,我們沒有什麼客人來訪,」她眉毛往上翻了翻,「媽媽,我實在受不了她那种表情了,所以我就告訴她:我們家有一樣東西是妳沒有的,我們有一間圣誕屋。」
令人惊喜的禮物
艾玲跺了跺小腳,接著又說,「我不是有意要撒謊的,不過我真希望妳看到玉芬當時惊訝的表情,我從來沒看過她這樣張口結舌,說不出話來的樣子。」
「可是,我們的确是有一間圣誕屋啊!只不過若是要讓它更正式一點的話,我們來做一個牌子挂在門上好了。」我這樣回答女儿。
她興奮地問我,「噢,我們能做一個嗎?」我說,「我們今天就來做這個牌子。」
當玉芬來我們家那天,這個牌子几乎才完工并且剛挂上去。平時她不常來我們家,因為她家有許多玩具,因此總是要艾玲到她家去玩。現在她站在我們家門口,說要來看我們的圣誕屋。
艾玲看著我,問:「媽,我可以秀給她看嗎?」
我回答,「如果所有東西都包裝好了的話,我想妳可以帶她去看看。」當艾玲進屋去查看時,我就向玉芬解釋,「這間圣誕屋里面的禮物全是給別人的惊喜,所以我們不能泄露任何秘密。」
女儿快步跑回來,說一切沒問題,于是她就帶玉芬進去了。我想玉芬只會看到一間有個手工制做的挂牌,但連天花板都龜裂的舊房間,她不會体會到為什麼那房間對我們有如此特別的意義。
但是她們怎麼待在里面那麼久還不出來?我按耐不住好奇而進去觀察,玉芬聚精會神地盯著我們從紙模上剪下的耶穌在馬廊誕生的圖像。她說,「我們家有瓷器做的人像,是從國外進口的。」我正要開口說話,玉芬的注意力轉到我們擺在沙發上的禮盒。她輕輕地触摸每一個包裝好的禮盒,然后停在有一個小雪橇做裝飾的盒子上,那是艾玲用彩色紙做的,里面塞了好几個特小的盒子。
玉芬跟艾玲說,「我們家從來沒有任何令人惊喜的禮物,我一向都知道自己會得到什麼。」
艾玲不解地問,「怎麼可能呢?難道妳是偷看知道的嗎?」
意料中的禮物
玉芬搖搖頭,「他們問我想要什麼,然后我就得到我想要的東西。」
艾玲沖動地說,「我會給妳一個惊喜!」
玉芬聳聳肩,「如果妳想這樣做,就隨妳意思吧。」
在我還來不及阻止前,艾玲慎重地點頭了。
接下來那一整個星期,我母女倆不斷地腦力激蕩,終于想出個好點子,就是讓玉芬來我們家待一個下午,我們幫她做惊喜的禮物。我不确定她是否會認為那是一個給她的禮物,不過她還是應邀而來了。
我們在第一周做了一些餅干,她包裝了一部分,准備送給她媽媽。第二周我們幫她做了几個雅致的小盒子,是要送給她爸爸的禮物。圣誕節前那一周,艾玲給玉芬一個盒子,但是當玉芬打開時,卻不懂有何作用。看艾玲一臉失望的表情,我于是向她解釋,那是做爆米花的玉米。當我們做爆米花時,玉芬說這樣會把家里弄得亂七八糟,所以家人根本不可能讓她在家里使用它。之后艾玲就向玉芬展示如何以食用色素將玉米花染色,「待會儿我們就可以把它們串起來挂在圣誕樹上了。」玉芬于是也開始忙著這個新花樣,不過她輕哼了一聲,說:「我家一定不會讓我挂這种東西在圣誕樹上的。」
我趁勢問了一句,「妳愿不愿意來幫我們把這些挂在圣誕樹上呢?」
沒想到她听了這句話竟然哭了,她說,「我可以來幫忙嗎?我爸媽總認為我會打破東西,所以從來都不讓我幫忙布置圣誕樹。」
當她准備備回家時,她看著剛包好要送給她爸媽的禮物,猶豫著是否要帶回去,后來還是決定拿回家,我們注視著她緊抓著禮物离去的背影,艾玲小聲地對我說,「我以前是那麼嫉妒她所擁有的一切。」
圣誕屋的真義
這些已經是陳年往事,我也以為我早已忘記那件事了。但是當我再度站在這個懸挂著「圣誕屋」標幟的房門口時,我想起那些曾經是生活中非常重要的時刻。
我走進這間充滿孩童想象的房間,耳中听著外孫歡愉地叫著,「外婆,這是我做的!」另一個則喊著:「外婆,妳會很喜歡我給妳做的禮物!」
如今艾玲的家境比我們當年好太多了,這間圣誕屋也和當年那一間小房間不可同日而語,但是我很高興她和她的孩子一起布置并制做了這房間內的所有禮物,雖然她小時候的圣誕屋很寒酸,然而當時小小年紀的她卻已明白圣誕屋是為溫暖人心而布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