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璽恩口述 ■ 陳子揚整理

「There can be miracles when you believe…..」以優美的歌聲詮釋經典名曲的璽恩,從進入演藝圈以來經歷過許多高山,也曾陷入人生的低谷;然而,在家人與信仰的溫暖中,她的生命正如歌詞所述,因為愛與信任而充滿了數不盡的奇蹟。
從小就對唱歌有興趣的璽恩,心裡總存在著清楚而確定的目標:將福音的感動,透過歌聲來分享給別人。為了完成這個夢想,她在福音樂團「約書亞」的團長邀請下,擔任樂團女主唱。之後她更加倍努力,以積極的態度一步一步朝演藝圈前進。在家人的支持下,璽恩終於發行了第一張個人專輯。然而,不如預期的發展,打擊著她的信心,使原本就不甚有自信的她,因而陷入了生命的低潮……。

克服過往的心理限制
回顧過去,璽恩一直是在父母極高的期待下長大。為了讓她有好的成長環境,父母費心地從山上搬家到城市,並且盡可能地提供她充足的教育資源。除此之外,她的父母也很重視全家人相聚的時光,總會在週末帶著她與弟弟出遊。常接觸大自然的璽恩,也因此培養了勇敢、直爽的性格。
從小,母親總怕璽恩的心理因為常受到旁人的稱讚而驕傲,所以常常不厭其煩地告訴她:「做人千萬不能驕傲。」這原則對她產生了極大的影響。每當受到別人的稱讚時,她總會提醒自己別太高興,要保持低調與謙虛。然而,這樣的態度也使得她常不敢盡全力展現自己,就怕會被人批評太過驕傲。不敢展現全力的璽恩也因此愈來愈沒自信。
2010年,璽恩參加了針對藝人的歌唱選秀節目。面對比賽的壓力,她突然領悟到:自己不發揮全力的結果,就會慘遭淘汰,而那並不是她來參加比賽的目的;同時她也意會到,若不倚靠上帝的幫助,她就無法放開自己盡情展現。璽恩回憶道:「 那時我能做的,就是好好練習歌藝,並將自己交給上帝,讓祂來調整、改變我的心態。」信仰為她帶來極大的安全感,她的信心也在過程中逐漸被恢復;因為信仰而堅強起來的璽恩,最後更不負眾望,拿到了比賽的冠軍。

在衝突中學習愛與被愛
除了信仰,另一股支持璽恩的重要力量,則來自於擔任牧師的先生;同樣熱愛音樂的兩人,在創作詩歌專輯的過程中逐漸熟識,進而互相吸引。雖然璽恩對感情一向抱持謹慎、被動的態度,但在先生積極,有愛心、耐心的鼓勵與帶領下,她最終下定決心與他共結連理,攜手一生。
婚後,由於成長背景不同、個性差異,兩人發生了許多衝突。璽恩習慣以冷漠、逃避來處理衝突;但先生總是以耐心處理衝突,等待璽恩說出自己心裡的想法,並且透過一起禱告來修復彼此的關係。這樣的衝突模式持續了五、六年,直到雙方經歷幾次關鍵的爭吵,才帶來新的改變。
婚後的璽恩仍習慣單身時的社交生活模式,常因為聚餐交際,而沒有依照與先生約定的時間回家。這在她看來是再平常不過的事,對先生而言,卻是極不負責任的表現,夫妻常為此大吵。兩人經過深談,回溯原生家庭的影響,璽恩在先生的耐心傾聽下,將家庭往事侃侃而談。她發現父親習慣晚歸、對衝突冷漠的態度不知不覺影響了自己。了解背後原因的先生更以包容的態度對待她,讓她完全明白自己在夫妻關係中是安全、被愛的,也開始願意試著改善兩人的相處模式,並學習在衝突中敞開地表達自己。

因為相信而蛻變成長
一連串的生命經驗讓璽恩體認到:「神是在乎我們一切需要與夢想的天父。」她開始學習相信神的帶領,並且試著在禱告中交託生活中的一切。
還記得在選秀節目的決賽前,壓力極大、陷入困境的璽恩向神禱告,腦海中卻浮現了一幅畫面:有個小女孩身處在一個黑暗的空間中,身上戴著手銬與腳鐐。璽恩很清楚小女孩就是她自己,手銬、腳鐐是她過去所背負的重擔。她感覺到神溫柔地告訴她:「我真希望能代替妳承受痛苦,幫妳拿走一切的重擔。」接著,她深深地被神的愛擁抱,整個人感覺相當釋放,小女孩的手銬、腳鐐也就此鬆脫了。在決賽中璽恩盡情地歌唱,到了結束的那一刻,她發現決賽所唱的歌,,不僅是唱給評審聽;更是神要她唱給自己聽:「只要相信,就會看見奇蹟!」
過去,璽恩對於「生小孩」這件事感到恐懼,直到與一位牧師談話後,才發現自己內心還是個不想長大、承擔責任的孩子。找到根源的她笑著說:「小孩怎麼能生小孩呢?」但現在璽恩對此卻不再畏懼,因為她知道自己正在經歷一段信心成長之旅,而在邁向下一個人生階段的路上,上帝和先生都會與她同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