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Patrick Batchelder 著 ■ 何淑坤 譯

請聽 傾聽
當我用命令的口氣:「注意聽我講話!」相信能馬上引起我十來歲孩子的注意,但有甚麽方法能使父母傾聽他們的聲音呢?我想你可能和我一樣,並不十分懂得聆聽的藝術。大多數的男人喜歡告訴別人應該怎麽做。單向的說教會讓父親們覺得自己很了不起,何況孩子真的是需要別人告訴他們如何學習面對生活。不是嗎?

這是一個很容易掉進去的陷阱,你可能因此而錯失了孩子在成長過程中美妙的一面。請嘗試借著一些方法聽清楚孩子的心意,不只是聽聽而已。

如果你每天都得開車上下班,你可以好好利用這一段車程,把一天繁忙的事務與疲勞都鎖在辦公室裏,松弛一下緊張的心情,好在回家以後能輕松地進入「第二份工作」,能在嘻鬧聲中找到安適與歡樂。

消除雜音
等我把車子開進車庫停妥,拿起公文包下了車,就已作好准備,要面對孩子們了。一打開家門迎面而來的是電視、收音機、CD音響、電話和狗叫聲,孩子們馬上圍過來,七嘴八舌地說著他們當天發生的事。還有一些要父母同意簽名的通知;要修理不小心弄壞的大提琴,以及訂購支持女童軍的餅幹等一大堆事。

我先給他們一人一個熱情的擁抱,讓他們知道我非常高興看到他們、想念他們,並且願意傾聽他們想要說的每一句話,滿足他們的需要。

接下來,不用大聲指使他們,自己動手去清除一些吵雜的聲音。關掉電視及音響,把收音機轉小聲,別去理小狗。然後坐下來,用五到十分鍾的時間,聽聽他們要說的話。之後,告訴孩子你需要換上便服,等一會兒再繼續談。

這時他們已經知道你不是在敷衍了事,他們所說的話你都聽進去了。可是接下來的四個小時,你有一大堆事必須處理,怎能夠一邊做事又一邊傾聽呢?

其實,你可以同時並進。例如利用煮飯、吃飯以及監督孩子們作功課的時間。孩子們雖有自己的房間和書桌,但是他們總喜歡在飯桌上作功課。他們作功課的時候,我也正在煮飯。煮飯並不需要花我很多精神,所以我能同時傾聽他們的談話。即使是一些簡單的響應,譬如「我能了解你講的」、「你有沒有把這件事告訴老師?」…單是這些就足以向他們傳達一個非常清楚又簡單的訊息:我愛他們、很樂意照顧他們,並且尊重他們個人的看法與生活方式。

然而,該如何掌握那些需要更深入傾談的時間呢?過去我以爲除非一天有二十四小時才有可能,後來卻發現,是我自己錯失了許時機。

被套牢的聽衆
我的兒子翰明喜歡玩曲棍球。那需要花許多時間在往返球場的車琵上。有時需要在外過夜,這正是一個可遠離家事,心無旁骛地傾聽孩子說話的好時機。

在一次約兩個小時的回琵中,翰明主動談起我與他母親離婚的事情。也談到他的生活、他的母親、他對運動的喜好,更談到神的愛在他生活中的種種。我傾聽也與他交談,我們分享神在我們身上的引導與恩典,以及我們內心深處的憂墦及盼望。

此外,還可以善用突發事件所多出來的時間。有一晚,我女兒美倫趕著去參加女童軍泖漪※吽A我拿了車鑰匙飛快地奪門而出,卻發現車道上並沒有車。原來車子早在一個星期之前就送修了,我們不禁相視大笑。

我們只好步行,花了二十五分鍾的時間,走過小山丘、公園,穿過醫院才到教會的地下室。途中美倫一直不停地說,而我就專心地聽。

十四歲的她,備忘錄裏記滿了即將要參加的旅行、各種聚會、以及回複筆友的來信。一時之間,我倒慶幸車子壞了,並深深發覺我們是多麽需要別人來傾聽我們心裏的話,使我們能被了解與肯定。這也讓我學到了一個功牶w─懂得傾聽兒女說話的父母親一定會得到子女愛的響應。

多看 多聽 少說
如果你已經竭盡所能的傾聽,卻仍得不到熱烈的響應,怎麽辦?可能你需要抓住他們不設防的時機,像上床睡覺前的時間,會是最自然的機會。

你可以坐在床邊靜靜地傾聽他們的真心話。你不要期望這些話會留到第二天早上,大家都忙的時候才會說出來。

可能你那時已經快累死了,但還是花幾分鍾來聽他們說話吧。這時不會要你去解決甚麽天下大事,要是真沒辦法了,就告訴他們 「明天再繼續談吧,先好好睡一覺,養足精神。」然後,送他們上床向他們道晚安。重要的是讓他們知道不論發生什麽事,爸爸、媽媽都了解也都願意協助他們解決問題。

上帝給人類造了兩只眼睛、兩個耳朵,卻只有一張嘴,是不是就在暗示我們,要多觀察、多聽,而少說話呢?若要贏得孩子的心,一定得讓他們知道你願意去了解他們,而了解的第一步是從聆聽開始。

親愛的父母請注意聽,孩子有許多心裏的話想要對你們傾吐呢!

(譯自1995年6月「Single-Parent Family」 「Your Kids Are Talking. Are You Listening?」,Used by permission from Focus on the Family. 本文所用圖片來源於Unsp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