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陸惠珠

媽過去十八年來妳是我的良知、我的鼓勵、我的知己好友。我喜歡你嘮叨著要我收拾房間的樣子,還有妳做的美味三明治。當我離家唸大學,必定懷念我們共享週末早餐和在車上深談的時刻。謝謝妳以耐心、 體諒和喜樂引導我成長。生日快樂!

這是兒子今年寫給我的生日卡,輕描淡寫卻又情深意切。是的,兒子長大了,我是看著他一天一天地長大的。見證生命成長是一種寶貴的經驗,是上天賜予為人父母者豐厚的禮物。從產前檢查第一次聽到他「咚、咚」的心跳聲,透過超音波影像看見他難辨的模樣,感覺他在我腹中活潑的胎動,到他出生後依在我懷中的親暱,……點點滴滴記憶猶新。

看著兒女成長
在兒子成長的過程中,我睜開眼睛仔細張看,珍惜每個見證的機會。不用人教他吸奶和咀嚼,不用人教他手眼協調,不用人教他記憶和思考,……只要時間一到,他樣樣都做得好。從學著爬行到站立,到走路,到跑、跳、打球、游泳,到拉小提琴,到抱著吉他搖頭晃腦地唱歌,……我看著他漸漸吃得比我多,長得比我高,力氣比我大,頭腦也比我精明得多了!

到有一天,他會開車了。又有一天,他打電話回家說:「媽,我撞車了。但請放心,我沒事,沒有人受傷,只是車子撞壞了。」簡潔的報告反應他面對車禍竟然臨危不亂,處變不驚。從小教他的三件事─不要傷害自己、不要傷害別人、不要破壞物品─他都記在心上了。

看著兒子長大、成熟,從一個小男孩變成一個大學生,真是一件賞心樂事,不能不讚嘆生命成長的奇妙!

陪伴兒女成長
然而,養兒育女豈能單憑遠距離觀看?為人父母當然更要人到心到,人在心在,全然投入地陪伴兒女成長。孩子只有一個童年,能夠一步一腳印地陪伴兒女共享歡笑和同灑熱淚,是千金不換的記憶珍藏。我不願錯過與兒子共處的機會,因為知道所謂「優質時間」,必須以量的累積做基礎,才可能在不經意間出現質的突破。我們要花時間陪伴兒女,從中建立、維繫、豐富彼此的關係,並且享受這種關係。

人在不同的年齡階段有不同的需要,陪伴兒女成長要求我們按著各別的需要提供全人的關顧,包括身體上、情緒上、心靈上、學業上、社交上的種種需要,更要培育分辨是非對錯的道德觀和願意承擔後果的責任感,以預備他們去迎接人生的考驗。每次兒子交出學校的成績單,我總不忘與他討論一番,求知做學問本來就是一場沒有標準答案的考試,因此何必自豪亦無須氣餒。人生有不同的場景,我們要面對各種各樣的考試,要交出許多成績單,包括處事待人的成績單、品行操守的成績單、公平正義的成績單、風度器量的成績單、……,不要為了一點眼前小利而賠上貴重的人格,不要為了一時快意而輕率放任。兒子最常叫我感動的話是「對不起」和「謝謝您」,因為裡面所包含的誠意是不容漠視的;一個安身立命頂天立地的人,基本的塑造條件正是自省能力與感恩之心。

惟有風雨同行的陪伴與扶持,我們才真正體會兒女果然在成長。

與兒女一起成長
除了用眼觀看和用心陪伴,為人父母更重要的挑戰是要與兒女一起成長。養兒育女是一門艱深的功課,要求我們不斷學習是重複學習,也是重新學習。

為了配合兒女的需要,做父母的也得天天吸收新資訊,眼觀四面耳聽八方,還要把握幾分幽默感,以免言語無味。為了做個稱職的母親,我確實多看書報,追蹤著時代的脈動,學會上網搜索資訊,因而也拓展了自己的知識領域和思想空間,使生活憑添姿采。千萬別小看稚子無知,多少時候兒子幾句出於童真的言語,卻帶著當頭棒喝的力量,把那久被人間煙火薰得暈頭轉向的我喚醒過來。或許惟有稚子無知,才能心如明鏡,照出眾生百態的困局。

與兒女一起成長,最大的得著是經常操練「三心兩意」的本領:愛心、耐心、恆心,和誠意、創意,時刻不敢怠忽。親子關係牽動著父母與子女之間的敏銳心靈,影響著生活中喜怒哀樂的情緒,練就「三心兩意」的本領是一種健康的調適,不但建立了愉快的親子關係,也是幸福人生不可或缺的素養。只要甘心樂意地付出,就會有心滿意足的得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