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柯芭蕊 著 ■ 謝美琴 譯
成長的歲月是苦澀的,當兒女不幸發生挫折,請勇敢地陪伴他們度過艱難的時光。
和風六月。翻開我們的社區報紙,處處可見洋溢著青春活力的年輕面孔。他們都是今年在學術、運動及社區服務各方面表現優異的本地高中畢業生。除了刊登照片,另有短文介紹並表彰他們的傑出成就。當我既歡欣又懷著些許沈重的心情讀著這些報導時,總算在生活的不如意中看到了希望。雖然此刻的我,仍爲正處青春期的寶貝女兒感到悲哀。我一心想到刻劃一幅女兒的完美畫像,偏偏事與願違,在現實生活中,她重重地摔了一跤。
惡夢伊始 “聰明、漂亮、有朝氣,是個可人兒,就快做到了,可惜輸在終點線上。”我不無遺憾地想。 剛開始,女兒有些叛逆,想成爲嬉皮,在教堂後面偷抽第一根煙,初中時試嘗第一口啤酒。我極其不願接受,心裏想,她一定是別人家的女兒。這事絕不可能發生在我家,更不會在我們教會。然而,事實卻是如此。
我們所擔心的事,終于在去年早春的一個午後不幸得到證實。記得那天是那個季節裏不常有的暖春,雨水在陽光中閃耀著,空氣顯得格外清新。女兒好朋友的母親突然出現在我家門口,我發現她的臉上布滿憂愁,她說話速度快到令她舌頭打結。她說,“這些女孩子又逃課了,……我想她們是太亢奮了……你女兒拒絕作藥物測試。”回頭一看,女兒正繃著一張臉,站在廚房洗碗槽邊,喝下一大杯水,好象這樣做,就可以湮滅她嗑藥的證據。她死也不承認所有對她的指證。“誰怕誰,現在就馬上作測試吧!”看她說的自信滿滿,像是我們冤枉了她似的。
一連幾個月,我們不斷地觀察她,也注意到一些征兆:叛逆的態度、退步的成績、沒有理由的曠課、打神秘電話、結交新朋友、遠離教會一起長大的老朋友。有時候,我們不禁想象最糟的情況,可是有時又心存僥幸,希望情況不會那麽糟。
根據國家藥物濫用管制局的研究調查,百分之八十的高中應屆畢業生喝過酒。高達五百一十萬年齡介于十二到二十歲的美國人更是重度酗酒者。數據既如此真實,何以我們會認爲酗酒、嗑藥這些事不會發生在我們家?
風暴來臨
一旦東窗事發,這些女孩們就選擇逃家。我們的女兒就曾離家跑到外州,十天後才回來。一份藥物與酒精的檢驗報告證明她是在成瘾的初期階段。我們只好把對她的期望與計劃暫時擱置,因爲眼前我們將有一場狂風暴雨般的仗要打。想到這,我不寒而栗。我爲女兒感到憂心,因爲一旦對酒精與藥物上了瘾,將讓她活在痛苦的牢籠裏達數年之久,那幾乎是她所有的少女時光。
從開始的不相信到後來的“爲什麽是我”,我們學會了接受事實。我了解到一定要在信心和懼怕中作出一個決擇。我想象自己是少年大衛,撿拾溪中的五顆石子作爲武器,勇敢無懼地面對歌利亞巨人,完完全全交托仰望上帝,不用一兵一卒擊退強敵。我因而得著信心與力量,平安度過風暴。下面五項就是我的利器。
五項利器
1- 接受事實
首先我們要對抗的是“拒絕接受”。不要以爲孩子不會嗑藥、酗酒,我們必須面對事實,不要被“孩子就是孩子”的信條蒙蔽了。調查報告顯示,經由遺傳,更容易使人藥物成瘾。另外,根據國家藥物濫用及酒精中毒管制局的研究調查,十五歲以前就開始喝酒的人長大後酗酒的人數是廿一歲以後才喝酒的四倍之多。
2- 不絕的愛
聖經上說,愛是凡事包容、凡事相信、凡事盼望、凡事忍耐。愛是永不止息。事情發生後,我們對女兒作了正確的響應:“我們愛你,我們也關心你,但我們不能容忍你的行爲。”當我們深知,上帝愛我們的孩子甚至超過我們自己所能給的,我們就大大的得著安慰。不論結果如何,上帝都與我們同在。
3- 殷切禱告 尋求支助
學校老師、咨詢輔導員、家庭醫師、警察局、法院和煙毒勒戒所都可提供支持。我們問問題、傾聽、禱告,以求慎思明辨的能力。
4- 承受結果
華盛頓州提供一個青年危機請願會,允許父母可要求法官參與訴訟過程。沒多久,一位法官告訴我們,女兒可以有兩個選擇:接受治療或坐牢。我們讓女兒承擔了她自己行爲的後果,使她在監獄裏呆了一段時日。法院的一項禁令是隔離她那些當初唆使她叛逆的朋友。我們也讓她明白,假如她再做任何不法之事,她還會繼續被抓而失去自由。我們巴望她借著經曆重重的痛苦而不再做出任何不堪的行爲。
5- 重見陽光
艱苦的複原工作開始了。她決心戒毒,參加勒戒所的課程,放棄了高中的課業、足球隊與舞會等活動。這真是一條難走的路,我一路陪著她,感受她的苦楚。她現在有了工作,並在大學修課,更令人安慰的,她已能保持理智,不再沾酒。
我把報紙折好,凝視窗外。回想那日女兒真誠的禱告,她求上帝加添力量和勇氣給她,陪她共同打這一場仗。
凋零的水仙隨風而逝,代之而起的是青春美麗、含苞待放的玫瑰,重生的美與喜悅讓我感動莫名;雖然失望和痛苦仍揮之不去,一幅嶄新的畫像已然展現在我面前。一樣是蓬頭亂發和一臉淘氣的笑容,但現在的她,眼眸閃耀著自信與希望的光芒。
(「It would never happen to us.」 ,謝美琴譯。Used by Permission from Focus on the Fami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