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Vance Fry 作 ■ 晓爱 译
一天下午,我的女儿们正在球场上玩耍。
“嘿,伊兹,你想赛跑吗?”米凯拉向她六岁的妹妹发出了挑战。“好哇!”伊莎贝尔(伊兹是孩子间的称呼)答道。“跑到那棵树那儿怎样?”她指了指场地的另一边。“好的!”米凯拉说,“预备,开始!”
话音刚落,她就一个箭步冲出去,以确保自己抢得先机。当她的妹妹意识到所发生的一切之后,才开始跑,跑得相当不错,但是她却花更多的力气对着米凯拉大声喊道,“你骗人!你骗人!”。
之后,三岁的莱克斯也决定参与进来,虽然她没有参加这次比赛,但是只见她挪动着短小而胖嘟嘟的小腿,以她最快的速度跑过去。过程中虽然摔倒了一次,但是又立刻爬起来,继续前进!
莱克斯决然地穿过场地的这一幕,一直印在我的脑海中,我希望我的孩子们都能具有这样的特质,让他们可以面对这个经常会充满敌意和不公平的世界。“我也许不是最快的,我也许有个最糟糕的开始,我也许会跌倒,但是我可以卷土重来,继续往前跑!”
受挫后恢复的能力
就如我们会教导孩子们要慷慨、遵守次序或是尊重他人一样,恢复力也是我们可以教导孩子的。不仅如此,我们每个人天生就具有一定程度的恢复力,它可能会在我们后天的生长环境中被激发或是被阻碍。一些孩子可能天生就更具有恢复力,而其他一些孩子随着时间推移,似乎需要通过一些人生试炼才能发展出这个特质。
从某种意义上说,恢复力是指“当经历了困难后,可以知道在下一次遭遇的时候如何应对它,从而让它变得不再这么困难。”
韦顿学院的心理学家凯利‧弗拉纳根说,这种恢复能力一定包含两个因素:“风险或是逆境和积极适应的能力。”对于大多数的父母来说,都希望能培养孩子成为适应力强且有展现力的人。但是鲜少会有父母愿意接受让孩子去冒险的观点。那么保护孩子避免这些事情是我们作为父母的工作吗?
当然了,我们需要引导孩子们远离潜在的危险情况。但是,如果我们每一天让他们接受一些小的、适当程度的挑战,让他们的恢复能力得到发展的话,那么童年时期将是孩子们的未来的一个极佳的训练场。
培养一个问题解决者
恢复力的一个关键因素是思考问题和找到解决方案的能力。我们可以通过鼓励孩子们去解决日常的小困难,来发展他们这方面的特质。
“大部份的训练是帮助他们明白他们必须逐步为自己的问题负责。”家庭心理学家约翰‧汤森德说。 当孩子们开始去面对更复杂的问题时,最好训练他们能用一个标准方法去解决问题。
被誉为美国最佳教师的维基‧卡鲁安娜在她的著作《培养孩子的十项优质能力》中建议让孩子用以下四个步骤去解决问题:
界定问题;
评估所有可能的解决方案;
计划行动方案;
必要时调整计划;
此时解决小问题,将帮助孩子们在未来成长为有弹性的问题解决者。
有目标的赞美
我们都希望在孩子做得好的时候表扬他们,“赞扬和积极的响应是训练孩子的关键因素,”亲子教育专家保罗‧里斯博士说,他是爱家《婴幼儿完全护理指南》的主要作者。“对孩子们所讲的积极的事物通常应当大幅度多于消极的事物。”
在一个针对五年级学生的广泛宣传的研究中,研究员卡罗‧德维克和克劳迪亚穆勒发现,孩子的行为表现会因为他们所得到的赞美的不同而有所不同。
当孩子们解决了一个问题,被称赞为“聪明”之后,他们会因为想要不断证明他们多么聪明,一般会在接下来选择更容易的后续问题。而这些孩子不太有兴趣去改善他们的表现,他们也比较容易在失败时灰心,并把失败归结为缺乏天资(或是不幸)。
但是如果我们表扬他们的“努力”和“辛勤工作”时,他们将会选择更具挑战性的任务,继续去展现他们的努力和从任务中学习的渴望。
在一次关于她的研究的采访中,德维克告诉斯坦福杂志“是什么让一个真正有能力的孩子在面对失败时放弃,而其他的孩子却可以在失败中被激发出积极性?”。
维德克发现,答案也许是孩子对于他们为什么失败的认知。当孩子认为他们的失败意味着他们没有足够的能力时,就比较容易灰心─即使在他们自己的优势领域。而那些认为只是因为自己还不够努力的孩子们,却会被激发更加努力。
伊莉萨白‧甘德森博士在2013年的一项研究中指出,一系列“正确”的赞美,比如“过程赞美” ─赞美的关注点是放在孩子的策略方面,比如“我喜欢你解决那个问题的方法”;或是他们把一项特定的事情做得很好,比如“厨房地板拖得不错!”;特别是他们通过努力胜过各样的挑战时,可以说“你的努力读书在你的成绩上真实体现出来了……”。甘德森的团队发现,在孩子幼儿期得到越多的过程赞美,越可能使他们在学生时期显露出恢复能力和一种“我能做到”的态度。
树立榜样
孩子们适宜的行为大多是从他们的父母身上学到的。而作为父母,当我们面对人生路上的重重困难时,我们是否是以鼓舞人心的、“我们可以跨过”的态度去对待呢?还是表现出对正面临的世界的恐惧?无论我们如何反应,孩子们正在从父母这里学习如何应对他们自己的人生问题。如果我们总是抱怨难处的邻居或是汽车故障,或是银行账户荒唐的收费,我们的孩子也会开始认为生活中的困难是应当投入格外多的关注和情绪的。是的,我们应该公开谈论和为这些事情祷告,但是我们需要按照圣经中告诉我们的关于痛苦和失望的教导,去展示给孩子们看到“生命中的困难是接受从上帝而来的更好的东西的机会!”
《培育天国孩童》一书的作者托尼‧埃文斯博士说,生活中难以避免的挫折是给父母们机会,去帮助他们的孩子在上帝的话语之光和明白祂的主权中面对试炼。
(作者是Focus on the Family Thriving Family Magazing资深主编”译自Focus on the Family Thriving Family Magazine, 2014,10-11月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