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史葛利 / 史葛雷 合作 ■ 岳景梅 译
要辩别你孩子的心灵是否封闭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一般青春期的孩子多少都会表现出一些征兆,譬如许久没和你说话、不和你的视线正面接触、抗拒身体的碰触等。当青少年子女的言行似乎在一夜之间剧变,或是出现反抗的行为,你就要注意观察他是否有封闭心灵的现象。以下是一些最常见的征兆:
- 孩子变得好辩论。
●开始与你反对的朋友交往。
●咒骂或使用无礼的言语。
●脸上常常出现愤怒或逃避的表情。
●对任何事都不愿意讨论或表示赞同。
●当你碰到他的手时,他总是很冷漠、没有反应。
●察觉到孩子开始逃避你。
●子女常对你视若无睹。
●不看重你的劝告。
●开始严厉地批评你。
●和子女之间温馨相处的感觉似乎消失了。
●子女开始沈溺在性、酒精或毒品之中。
但即使如此,下面四个步骤却可以重新开启他们紧闭的心扉。
一、表示亲切
我们希望你用下列方法表达对青少年子女的亲切:
- 说话轻柔一些。
●态度上尽量温和。
●讲话慢一点。
●放松你的面部表情。
当我们变得比较柔和亲切时,也就表达了下面四件重要的事情:
1.孩子是很有价值,也是非常重要的。
2.我们关心他,不希望他封闭心灵。
3.我们知道做错了。用亲切柔和的态度表达歉意,而且愿意慢慢改正已发生的错误。
4.愿意倾听。孩子可以很放心地跟我们讲他的感受,我们不会再生气或让他的心灵再度受到伤害。
表达了温柔的态度之后,下一步就是去了解青少年子女心里的痛苦。
二、增加了解能力
我们必须问他对所发生事情的看法,才能体会他的心情或需要。愿意花时间去了解一个你认为值得认识的人,这才是真正的友谊。在询问的过程中,我们应当避免为自己辩护、说教或质问孩子为什么做了或没做某件事。
同理心是确定并了解另一个人的心情、感受以及动机,你只要猜测一下孩子可能的感受,就是对他们付出同理心了。你若以倾听和同理心跟孩子沟通,表示你相信孩子确实要跟你说重要的事,孩子会觉得很受重视。当我们真正用心聆听的时候,别人是看得出来的。孩子绝对知道我们是否认真听他们说话。我们脸上的表情和孩子的眼神接触,以及听完后所提出的问题,都流露出我们认真倾听的态度。一个良好的倾听者应当有下列的态度:
- 专注而不分心:不会四处张望,也不会在同时间做别的事。
●不催促讲话的人。
●不打岔。
●维持良好的眼神接触。
●不敷衍。
当我们认真倾听并以同理心感受时,我们的注意力就会完全集中在说话者身上,此时孩子会觉得他们是父母眼中最重要的人。倾听的时候,我们不需要尝试解决问题,其实子女只想要我们了解他们的看法,知道他们的烦恼,向我们表达心中的情绪。如果孩子觉得我们没有认真倾听他们的心声,亲子关系就很难改善了。孩子会依据我们倾听的程度而给予和我们沟通的机会。谁想要和一个根本不听他说话的人沟通呢?
三、认错
当一个人伤害我们,却不需要为其行为负责任时,的确是一件让人十分懊恼的事。
在某动物园里,一个游客说:“这真是不可思议!猴子竟然和狮子关在同一个笼子里,它们是如何共处的呢?”动物园管理员说:“大部分的时候都能相安无事,一旦发生争执,猴子死了,我们就换一只新的猴子进来。”也许你的青少年子女觉得自己就像是这个另类动物园中的猴子一样。每当我们和子女意见不同时,他们可能会觉得父母像只凶猛的狮子,而他们的心灵则有如那“被杀”的猴子一般。我们非但没有向他们认错,没有抚平他们心灵的伤口,反倒完全否定他们的感受。父母可能觉得很难向孩子说:“我错了。”但是这句话确实能使孩子受伤的心灵得到安慰。
有些时候,处理问题的原则本身没错,而是态度出了问题。如果我们既生气又急躁,那就不对了。假如父母不能承认自己的错,就会在亲子间造成鸿沟,彼此的关系不能很快地恢复,甚至完全无法恢复。
四、寻求孩子的原谅
假如我们犯错却不寻求青少年子女的原谅,他们就会觉得被侵犯,而且很生气。让子女对我们的道歉有响应的机会是十分重要的事。子女必须从我们身上看到做错事时寻求别人宽恕的重要。很多年轻人都知道,当我们伤害别人的时候,应该请求对方的宽恕。但是除非孩子亲眼看到父母重视这件事,并且身体力行,否则当他们犯错时,是不太可能会去寻求对方的宽恕。
请牢记重启青少年封闭心灵的四个步骤:展现亲切,增加对孩子的了解,承认自己的错误,寻求孩子的谅解。假如这些方法都无效,就从头再来一次。但是你必须要改弦更张,而非一成不变,这样才可能产生效果。
每个青少年都不一样,每种情形也不尽相同,所以我们无法告诉你要重复这些步骤几次,子女才会原谅你。建议你找一个可靠的支持同伴,并且继续关爱和原谅你的孩子。
(本文选摘自《青春期孩子的心,我懂!》史葛利、史葛雷 合作 岳景梅 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