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Dr. Greg Smalley with Erin Smalley 作 ■ 清心 译
进入婚姻的两年来,妻子Erin 和我都在尽力应付着各样的责任。我正在全日制研究所攻读婚姻家庭方面的博士学位。我们有一个小女儿需要照顾,还有一个家庭需要经营。Erin是一名全职产房护士,而我需要赚更多的钱才能支付我们在南加州的生活。最终,我找到了一份兼职工作,在当地一所高中带领毒品和酒精康复小组。
Erin和我都满载重负,而且它已经开始对我们和我们的关系造成了影响。当我回首那段时间,我意识到我们开始用一些不健康的方式来处理这个重担。当我感到压力的时候,我逃避和孤立自己。而Erin恰恰相反,她变得过度社交,觉得需要和朋友联系。而我却因为已筋疲力尽,不想有任何人在我周围,Erin似乎希望每天晚上都能有人陪在身边。你可以想象,这会引起多少冲突!
每个人都有健康和不健康的解决问题的技巧。一些比较不健康的处理压力的方式包括了脱离朋友、家庭和各样活动,将压力通过生气愤怒或是身体暴力的方式发泄给其他人;或变成工作狂;或暴饮暴食或是节食;或用购物或是色情的方式分散注意力。
当你过度疲劳的时候,你会怎么办呢?当你用不健康的方式应对压力事件的时候,就会对你的健康和关系中造成新的问题。让我们看看将会发生什么,然后我们再看一些应对压力的建设性方法。
压力的影响
压力使人精疲力竭,造成人内心的空虚——生理上、情绪上和精神上都枯竭了。当我们疲惫不堪的时候,我们什么也不能做,而我们的婚姻也会受到影响。处于压力中时,会出现几个打击到婚姻的问题。首先,这样的情况会改变夫妻本需要讨论的事情,以及讨论事情的有效时间。因此,越多花时间在处理这些问题上,就越少花时间在婚姻上。
此外,压力事件降低了夫妻有效管理他们自己问题的能力。压力就像是一个超载的电线上的断路器,断路器跳闸后,电源就关闭了。同样的事情,我们的婚姻也会发生。当一对夫妇压力超载时,他们就“断路器跳闸”或关闭,因此很难应对危机。
压力事件的另外一个问题是,它们使夫妻对于关系的挑战会产生更强烈的反应。当我们在生活中的压力越大,我们对关系中的正常起伏的反应就越大。比如,妻子可能对配偶的冷漠更敏感。或者,丈夫可能在妻子要求他把垃圾拿出去的时候,从妻子的口气中听出更多东西。
当关系长期处在高压下时,肯定会动摇的,不管每个人的人际关系技巧有多好。在这样的时间中,夫妻更可能消极地看待他们的关系,而没有意识到是因为压力的影响。消除压力,一对夫妻积极处理关系的技巧才可能再次——如通常所做的——管用。
关闭的和刚硬的心
压力事件最具破坏性的影响是使人感到不安。当人感到不安的时候,他们会关闭他们的心。不幸的是,一颗关闭的心最终会变硬。
当主耶稣谈论离婚的时候,祂提到刚硬的心:“摩西因为你们的心硬,所以许你们休妻,但起初并不是这样。”(马太福音十九章八节)。请注意最后一句话“但起初并不是这样。”,我们通常是以敞开的心开始婚姻。但是,随着冲突和不确定的情况发生,我们的心会关闭。你怎么知道一颗心关闭了呢?这里有一些迹象:
– 关系中退缩逃避
– 表现出消极的肢体语言
– 在攻击模式中生活
– 避免触摸
– 表现出缺乏敏感性
– 怀着不饶恕
– 感到绝望
世上最聪明的所罗门王,给我们这样的鼓励:“你要保守你心,胜过保守一切,因为一生的果效,是由心发出。”(箴言四章二十三节)。保守你的心被关闭的一个最好方式,就是学习用健康的方式来管理压力。
健康处理压力的方法
以下有一些建议,可以帮助你在压力事件中好好照管你的心:
a.表达你的感受。不要压抑和忽视你的情绪。感受是你内心发出的一个声音,若你不表达你的情绪,它将会形成怨气,而且情况可能会维持老样子不变。
b. 放慢生活节奏。有意识地改变你的生活步伐,创造一些多余时间——在这段时间里不要承诺一些具体的事情。你必须坚决地把生活中的忙碌消除。
c. 保证睡眠充足。作为成年人,我们每天晚上需要八到九个小时的睡眠。
d. 休息和放松。尽量保持一周至少有一天,能从一些日常责任义务中放松出来,让这一天成为你充电的休息日。创世记二章三节告诉我们说:“神赐福给第七日,定为圣日,因为在这日神歇了祂一切创造的工,就安息了。”。
e. 经常锻炼。运动是释放被压抑的能量、压力和紧张的最好的方式。试着每周三次进行至少30分钟的锻炼。
f. 保持幽默感。笑可以帮助人的身体对抗压力。“喜乐的心,乃是良药” (箴言十七章二十二节)。
g. 学习如何设定界限和说“不”。无论是在工作中还是在家里,都要知道你的极限。当你临到极限的时候,要学习拒绝额外的责任。
要记得,底线是要照顾好你自己,这是对你和你的配偶最有利的,因为你不能付出你所没有的。
(Adapted from Ready to Wed, a Focus on the Family book published by Tyndale House Publishers Inc. @2015 Focus on the Fami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