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Bob Smithouser 作 ■ 红英 译

Tracy和处于青春期的女儿Kelsey是“朋友”。她们不是穿着母女装漫步在高中校园里笑谈男生的那种好友,而是在微信、QQ等社交媒体中将对方“加为好友”,访问对方的个人信息。Tracy发现和孩子们保持关系的最好方式是把她们“加为好友”。
Tracy和丈夫并不是为了窥探Kelsey的空间或窃取她的会谈信息,而是为了与之建立关系。但是像很多父母一样,他们花了很多时间才适应这样的网络环境。
青少年用QQ给朋友发信息时,父母对此类社交媒体的态度有些左右为难:应当如何应对这种情形,父母应该允许青少年使用这些社交媒体吗?Tracy和丈夫发现家长可以使用现代高科技工具增进家庭关系。
专家认为如果没有监管,没有节制使用社交媒体对青少年会有不良影响。90%的青少年会使用这些社交媒体,因此父母不能忽视青少年之间使用现在科技的连接方式。
如今青少年在哪里彼此连接?任何可以满足他们自我认同的心理需求的地方,他们都会彼此连接。青少年希望得到“评论”,期待“点赞”,他们也会“转发”或者“收藏”一些信息。青春期的孩子渴望关注和肯定,但是缺乏判断力。这个时代的青少年行为变得更加善变和多元化,父母发现愈加难以监管。

刻意,但不强迫
调查研究发现一个可喜的情况,父母愿意学习现代科技并用来与孩子建立更加稳固的连接。心理学家发现在日常生活中与父母利用社交媒体互动的青少年在日常生活中和父母关系也更亲密。这些年轻人更少经历挫折感,更少发生违纪或攻击性行为。
爱家电影及媒体分析部总监Bob Waliszewski先生说到:“虽然当今科技发展呈下降趋势,但是其在教养子女中的使用还是呈上升趋势。比如,父母可以发送一个表达“我爱你”的鼓励短信或者图片给子女。他们可以“喜欢”孩子的社交媒体留言,一起玩在线游戏或者分享幽默、励志或者音乐视频。今天,提供给父母和孩子们深入互动的方式,很多是前辈们所无法想象的。”
数字时代提供了一个塑造适当行为的更多优势,Tracy告诉Kelsey如何在线行为,在线互动展示给其看何为得体的网络行为又是另外一回事。在提供教导时,父母也应能享受这种新式互动中的快乐。
你可以选择建立一个家庭Facebook主页,至少可以在上传日志、在线留言问答当中,保持青少年和家人之间时常查看社交媒体中互动信息。
在这互动当中,一张图片胜过千言万语,为什么将自己限制于140个字的微博留言呢?在青少年的Instagram or Selfie时期,在线行为变得越来越图像化,一幅图片可以激发会心一笑或者传递祝福。
确实,正如我们过去写便条放在孩子的午餐盒里告诉他们“你真棒”,一个实时的留言或者用心的跟帖能够与青少年建立沟通的桥梁。
父母与孩子的在线互动或跟帖应当避免让他们在朋友面前感到尴尬,或者影响你们关系。要想得益于使用社交媒体需要付出努力和智能,不过,我们还是能够使用社交媒体与青少年“加为好友”而获益的。

(本文发布于《爱家》杂志2014 Winter,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