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游文惠 口述 ■ 吴恺如 整理
必要先了解离婚者的状况,有了感同身受的心境,学习无条件接受他(她)们,才能进一步给予实际的帮助。
家庭是社会组成的最小、最基本的一个单位。但是在今日北美社会中,因离婚而导致的家庭破碎已成为社会最大问题。家庭破碎,无形中社会秩序也趋向瓦解。美国Focus on the Family创办人杜布森博士指出:世界性的家庭危机是现代许多人对“家庭“相关课程产生高度兴趣的原因。
离婚已是社会普遍现象,对当事人(夫妻双方、子女)都造成极大的打击及伤痛。
了解他(她)的处境
如何帮助离婚人士尽快调适出稳定情绪,避免因负面情绪而造成更大的伤害?身为一个离婚者与心理辅导的从事者,我认为在开始关怀失婚者前,要先了解他们的心境和处境,才能有效的帮助他们。
一般离婚者情感受伤有下列四个进展阶段:
一、震惊:有些人纵然吵了一阵子要离婚,真正离了婚之后,仍会大受惊吓。非常痛苦,在一段时日内,感情麻痹,失去感觉,一般要2、3个星期才会进入下一阶段。
二、拒绝承认:以为否认就可以不用面对事实。
三、承认事实:开始面对现实,知道离婚已是不能改变的事实。
四、感到哀痛:哀痛感觉开始产生,一段时间后接受事实;此时也知道日子仍要继续过下去,会有哀伤、眼泪。
尊重他(她)的感觉
在此过程中,离婚者在脑中会有许多徘徊不去的思绪,而造成日常生活中的困扰,这些现象也是关怀他们时要了解的,一般说来,有下列情况:
- 常自问:我是谁?离婚后少了另一半,身份由某某太太又回到单身的称呼,如何面对往日朋友的眼光?
● 为什么会发生?反复自问这离婚是真?是梦?何以婚姻会走到这个地步?
● 我是否能一个人活下去?这些伤痛要熬到什么时候?能熬得过去吗?
● 我会不会再有快乐的生活?将要在痛苦中度过余生吗?
● 生活中快乐、哀伤情绪交迭发生,心情变化无常,几分钟前还嘻嘻哈哈,几分钟后又沮丧不已。有人会把情绪表达出来,有人不会。
● 自觉被轻视、不受欢迎,不被了解,好像脑门上有印记,走到那里,都被指点。
● 离婚是被拒绝的感觉,觉得被全世界遗弃了。
● 生活中饮食起居秩序大乱,生活功能失调,有时几天不吃饭。最好周遭的人能送饭、打扫,给与具体实际的帮助。
对于以上的现象,要了解这是过渡时期,要尊重他们的感觉,允许他们表达情绪,接受他们的想法。
聆听他(她)的倾诉
由于文化背景的关系,有人认为“家丑不可外扬“,有人习于“报喜不报忧“,或担心周围人的看法,而不愿表达感情,但是隐瞒、压抑感情,易造成许多后遗症。
心理学家强调,要让感觉表达出来,不论是离婚的双方或孩子,都鼓励他们释放出心中的伤心、愤怒。
情绪表达要有对象倾诉,所以我们要学习无条件接受对方,不轻看他、不评头论足,接受“他就是他“,学习感觉别人的感觉。
有一句话说:“痛苦和快乐都不完全,直到你能和人分享。“因为快乐时与人分享,会加倍的快乐,伤心时有人分担,痛苦会减低一半。切记!不要抢着安慰她,让她有机会向你倾诉。
有一位失婚者,五年中周围的人每次在她开口想倾诉时,都抢着七嘴八舌地安慰她, 没有人听她要说什么,直到她在一个支持团体中得到机会倾诉,心中的伤痛纔得到真正的医治。
此外,要帮助他们以自己的方式、速度来决定恢复正常的步伐,不可催促她们,要耐心等待,我们不是创伤的医治者,我们只是扮演一个桥梁、帮手、同伴的角色,如待弟兄姊妹般接受他们,与他们做朋友、分享、肯定她们,在允许的范围内帮助他们,却不要越殂代庖。
关心他(她)与孩子的关系
再说到单亲家庭中的孩子,他们的处境非常艰难,尤其他们的父母自己已是焦头烂额,自顾不暇,如何还能背负得起孩子所受的苦难?
但根据统计,50%的婚姻以离婚结束,75%酗酒、吸毒的青少年来自单亲家庭,70%未婚怀孕的青少年来自破碎家庭。这些数字让我们触目惊心,不得不心生警惕。
鼓励参加支持团体
离婚父母送给孩子最好的礼物是尽快调适稳定自己的情绪,以避免发生暴力、虐儿的情况。我鼓励他们去参加支持团体,如果时光倒流,我也会尽早去参与这种团体,不仅减少痛苦,也减少和孩子之间的冲突。
最后,我规劝离婚的父母尽量减少因离婚而带来的改变,鼓励孩子参加教会中为单亲孩子设立的支持团体,接受辅导。告诉孩子,父母离婚不是他们的错,他们不必有罪恶感。
离婚父母对孩子不要有求必应,不能为了弥补对方的缺席而不敢管教子女。劝他们远离那些会批评、指责、伤害他(她)们的人,等到情绪恢复正常后再作打算。
(游文惠女士,伊利诺伊州立东北大学心理辅导硕士,从事亲子、单亲问题的资深研究,理论与实际经验丰富,并为EQ十二步骤成长互助会,及多项研习会的专业讲员及辅导员。
“离婚后,我常常陷于被拒绝,被摒弃的痛苦情绪中,有一天我开车停在十字路口前等绿灯亮起,突然一阵深深的孤寂感袭来,不禁泪流满面,觉得世人都远离我,这时收音机的基督徒频道传来一番话:上帝了解你的痛苦,祂的爱子来到世上也曾体会被拒绝的痛苦。这段话带给我莫大的安慰,我一面哭,一面感谢上帝,我不是一无所有,祂与我同在。”——游文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