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永远不会忘记一九八三年一个星期天的下午。当时我五岁女儿撒拉的一句话,让我辗转难安。全家福少了一个人
那是五月初,我刚刚完成了辅导协谈博士班所有的课程和论文,距离拿博士只剩下最后一关:口试。那是个星期天的下午,我坐在自己最喜爱的椅子上,正在研读心理学。撒把手里拿着一张纸,笑眯眯地来到起居室里,问我说:“爹地,你要不要看看我画的全家福?““甜心,现在不要,我正在读书。“我头也不抬地回答她,“你待会儿再来!“ 过了四分钟撒拉回来了。“爹地,现在是待会儿了,你要不要看我画的全家福?“
我看也不看她,回答说:“撒拉,你没看见吗?爹地实在很忙,我不想再告诉你一次。“我回到自己的书堆中,听见撒拉用力地踩着鞋走了。
过了一会儿,她又回来了,用尽了一个五岁小女孩所有的勇气和执着,她提出最后的要求:“你到底要不要看我画的全家福?“
我有点发火了,“不,我不要!撒拉,请你离开。“
撒拉一把鼻涕,一把眼泪的跑向她的房间。我回到书堆中,霎时闪过脑海的是,我这即将成为别人辅导的人,行为竟然这么差,所以我叫道:“撒拉,回来!“
撒拉雀跃地回来,高兴地坐在我的大腿上,把她的图画拿给我看。
画纸上首先呈现的是我们在38街的住家,天空中有许多树和飞鸟;黄色的太阳戴上了太阳眼镜。在住家的前面站着一些线条简单的人。
“这是妈咪,“撒拉高兴地说着。
没错,那是我的妻子芭芭拉,长长的金发,站在房子的前面,微笑地挥着她细长的手。
“我在这里,爹地。“ 撒拉指着站在她母亲旁边一个带着微笑,掉了几颗牙的脸。
“这是米娣。“ 撒拉指着妹妹。米娣那时才两岁多,撒拉不会画她躺在婴儿床里,就把她画成一个躺在街上的小孩,两只手向外伸开。看到这里,我们两个都大笑起来。
“这是凯娣。“凯娣是我们家养的狗,画里它在前院里蹦跳着。
“甜心,画得好极了,让我们把它挂在饭厅里,每天吃饭时,看我们的全家。“她给我一个大拥抱,跳下我的大腿,替她的娃娃穿衣服去了。
我感到很满足,继续看书罢!但过了几分钟,我想到一件事,恐怕你也想到了──撒拉的图画中少了一个人。
“撒拉,回来。“我叫道,“我要问你一个问题。“
我指着图画问她:“这是妈咪,这是你,这是米娣,甚至凯娣都在院子中奔跑,但是你的爹地在哪里?“
“喔,你在书房里。“她说。
记得当时我的心如刀割。霎时我明白我的全时间工作,加上完成四年的博士学位,使我的家庭受到磨损,芭芭拉几乎是单打独斗地抚养着我们的女儿。
从头开始
当时没有立刻急遽的转变,但在接下来的几个月,我开始思考一些可以善的步骤。最后,我决定采用“测量家庭温度“这个方法。从那时候起,每四到六个星期,我邀请家里的一个成员去“约会“。约会时,我通常会问他们两个问题:“我是个怎么样的丈夫/父亲?“及“你需要我做些甚么?“
没过多久,“测量家庭温度“就收到了奇好的效益。撒拉和她的妹妹,有一次爬到我的腿上,送我一份礼物──一幅新的全家福图画。这次我在里头。
这幅全家福现在挂在我成天辅导别人的办公室里。我常常从办公桌抬起头来看它,沈思我劝勉别人的信息:“还有希望。“家庭可以复原,爸爸可以回家,女儿可以原谅,沟通最为重要。
“测量家庭温度“不单单是聊天,也不单单只是聆听。它分享了我们的想法、感觉和需要。或许有时带着几分冒险,但没有冒险也就没有成长的机会。
来自家庭的力量
对我们许多人来说,家庭是心之所系。那些熟知我家庭背景的人常问我,是甚么驱使我成为心理辅导家。我可以立刻回答说,神一直在预备我从事今天的工作。但我更了解,是因为我们家中的动力坚固了我的决心。我的姊姊盖儿,在1950年左右患了小儿痲痹症,靠轮椅生活,医生说她此生都不能再走路。但我的父亲坚持一定要让她走路,所以我们全家集合起来使她复原。等到我出生的时候,就自然而然地来到这个彼此有承诺的家庭,我们共同的目标就是帮盖儿脱离轮椅。盖儿今天过着健康的生活,她的复原提醒了我,一个家庭即使活在缺陷当中,也可以接受最严肃的挑战而变得更坚强。
很不幸,许多人和我并没有同感。对他们说来说,“家庭“或“父母亲“激起的是另外一种情绪和回忆:缺席、失落、痛苦。许多人会刻意排除儿时的记忆以减低内心的苦楚。
在作心理辅导的这几年里,我越来越可以体会父母塑造儿女生命的强大力量。不论你知不知道,你生命中的许多模式(好比你作的决定,你如何与别人交往,你对某种情况的反应,你下意识的需要和欲望)都被你的父母及你父母的父母所塑造。
我们可以很容易的从别人身上看出这个现象:一个女孩在做功课时,重复她多痛恨母亲的完美主义;一个男人在喝酒中寻找安慰,他父亲也曾经这样;或是一个男孩极力想得到父亲的赞许,但不管他成就多么大,父亲好象就是不满意,而这个现象延伸到他长大后,对自己儿女也有不切实际的要求。
可悲的是许多人不知自己有这些遗传下来的问题。直到他们来到我的办公室处理严重的婚姻问题时,他们才开始严肃地分析自己,探视造成他们不当行为的原因。
一个朋友最近问我:“你辅导的夫妻中,有多少要面对并重整儿时学来的模式?“我的回答是:“超过90%。“不管你在甚么样的家庭成长,你都有可能把一些不健康的因素带到你的婚姻中──罪就是这么强大。你把两个不同背景的人放在一起,在他们有能力可以开始共同解决问题之前,必须先了解他们承袭的背景。
只有当你认知永活的神可以里到外医治我们时,你才可以学习如何解决冲突。
撒拉的全家福教导我健康家庭的重要,所以我也教导我的辅导对象在重绘他们的家庭画像时要心存盼望。我常问他们:“你究竟想把甚么榜样留给你的儿女?“
戴维在诗篇78:5-7写着:“因为他在雅各布中立法度,在以色列中设律法,是他吩咐我们祖宗要传给子孙的。使将要生的后代子孙,可以晓得,他们也要起来告诉他们的子孙。好叫他们仰望上帝,不忘记上帝的作为,惟要守他的命令。“
按圣经建立的家庭,是在爱及肯定的大前提下,塑造对错观念的地方。我们有些人是在这样的家庭中长大的,为此我为你们感谢神。至于不是在这样家庭中长大的人,你需要知道,你可以建立健康的解决冲突的方法。我们可以回顾过去,经历情感的创伤,然后往前进一步,下决心学习饶恕。
你承袭的家庭是重要的,但它不比将留下来的家庭更重要。
重补破碎的关系
我在超过两万个小时的协谈中,看出破碎关系的反复现象。所有受伤的人的故事,说明了休们确需解决冲突的方法。我看出来即使冲突有多种,它们的反应顺序却是相同的:甲做出伤害乙的事,乙受的伤使他感到愤怒。很多人就停在这里。由于恐惧、无知、或骄傲,他们选择了错的下一步,把冲突弄得更糟。有的人会用言语攻击对方,或造成身体伤害;但有的人会将愤怒埋藏,让它慢慢煎熬;也有的人会让,任对方予取予求。不管甚么情况,只要受伤的一方伤口没有愈合,问题就没有解决。
许多人的生命中有成打的伤口,一个冲突加在另一个冲突上。这些没有解决的伤痛只会加深人的愤怒与苦毒。两个人的冲突若没有解决,他们就只有彼此离得更远了。
铺一条新路
那么解决问题第一步是甚么呢?我的回答是:关系比较重要。我发觉当我们在处理重压及冲突的时候,我们常常会想要赢得口实而不顾关系。我们必须改变这个心态,看重关系甚过赢得立场或观点,不然就会造成双方更深的裂痕。一个安全的网是,我们对耶稣的承诺及我们彼此的承诺。对受伤的配偶来说,所需要的或许就是这几个字:“我深爱你,而且跟你站在同一边,我深信我们可以一起解决这个问题。“
另一个提醒是,我们反应的是事(行为),而不是人。我们不拥有对方,我们不过是管家,管理这个关系。不要认为因着有这个关系,你就可以针锋相对。举一个例,我们多数人会藉这样的话攻击对方,说:“你真的很自私。”如果我们这样说:“当你这么做时我很难过,我感觉受伤,我需要你跟我谈一谈。“是不是情况会好些?
再度相爱的秘诀是甚么?我们如何能破除关系上的问题,真正享受对方的陪伴?我相信以下的七个步骤是答案:
七步骤
- 经常测量“家庭温度“,寻找这两个问题的答案:“我是个怎样的丈夫/父亲?“及“你需要我做些甚么?“
- 明白男女之间的差别,虽然听起来没甚么,但确实很受用。
- 明白所有健康的关系都是预先安排时间和运用技巧的结果。如果我们需要腾出更多的时间来改善我们的关系,我们就要牺牲其它的。如果我们需要改善处理冲突及沟通的技巧,我们就要多读这方面的书籍,或参加家庭生活研习会,或请教一位从圣经角度教导这方面问题的合格专家。
- 练习表达说出全部话语的技巧,包括思想、感觉、和需要。请记住,表达不完全就有破坏关系的危险。
- 注意聆听对方说的话,倾听他/她的讯息,把“耳朵打开“。
- 明了不同的表达方式。有的人喜欢说细节,有的人只要知道大纲。我们要明白对方表达的方式,并去适应。
- 倾听那没有说出的话。我们或许要挖深一点,找出话里真正的意思。
你的情况没救了吗?让我鼓励你:绝对有救!我们绝对可以建立一个尊基督为主的家,每个人都与基督建立个人关系,虽然家中人人会犯错,但我们要彼此包容,让基督的大能转变我们。一个五岁女孩的图画让我警觉到了对家人的忽视,那时我下定决心要赢回我当有的位置。我相信你也可以做到,但要从倾听主耶稣和你的家人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