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哲文 作 ■ 周明仪 译

亲爱的爸爸:最近咱们闲聊时,提及一位年轻牧师的讲道。您语重心长地说:“道是讲得好,但是我希望他同时也明白,一个牧师最好的道,是用他的生命讲出来的。”

您的话,我思考了很久。您的人生经验所累积的智慧,是我们年轻人所缺乏的。您不但说得对,也说出了您多年来身为牧师的心声。您的讲道、思想及建议,对许多人有莫大的帮助,但是影响我们最大的,恐怕还是来自您生命中的种种。

人”比“事”重要
儿子能对父亲有这样的推崇,不是容易的事。不少牧师的孩子,成了使牧师自己头痛的来源;我嘛,似乎在这点上免疫了。尽管成长过程也是跌跌撞撞,咱们父子也有意见不合的时候,但是大体上,父子关系还算不坏。我一直知道您爱我,总是为我着想。这三十年来在您身边的日子,教我对您深感敬爱。

您有许多令人敬佩的特点,关心别人,是其中之一。因为对人热情、关心,您可以在电话里说上好几个小时;清晨两点摸黑出门看望人并非新鲜事;邀请街上无家可归的流浪汉到咱家里吃饭、过夜也不希奇。您的行动教导了我一个重要的观念:这个世界上没有什么“事”是比“人”更重要的了。

您为人诚实正直,对自己相信的事,总是火热般执着;自己不确定的事,也坦然承认。您不虚张声势,也不敷衍了事。这些特质,自然使人对您更加信任。

对于您的一生,我可以用这句话来形容──不断成长的历程。尤其当我年龄渐长,可以用比较客观的角度回首往事时,我似乎更加清晰地看见,您的一生就是一个不断成长的故事。您十分在乎自己的成长,在您的同侪先后退休之际,您满脑子计划的是将来如何读书学习。我的爷爷有着越老越喜乐,越老越慷慨的个性,这似乎也成了您的注册商标。您重视性格的培养,追求成长,这样的人生,是永远不会停滞、发霉的。

永恒的安全
您说我不够成熟,“君子所见略同”,我也觉得您不够完美。正因为我们都不完美,才需要不断追求进步与成长。事实上,我看见了您克服许多障碍,持续在品格增长上所做的努力。我所指的,并不是外在,例如贫困之类的障碍,而是内心的争战。成长过程中缺乏安全感的阴影,造成您成年之后的许多疑虑:怀疑自己的为人、不确定自己在丈夫及父亲的角色上是否称职……。尽管您不愿意承认,但我看得出来您十分在乎别人的眼光。因为这种受别人眼光控制的态度,使您一再受到伤害,也因为害怕做错,您处事偏向固执、自我设防。人都是有弱点的,但有时我不禁好奇,是不是因为那痛苦的成长经验,使您更加信靠在天父手中的永恒的安全?

多年来在您的熏陶之下,我也养成了经常思考“品格问题”的习惯。您的身教使我体会到:财富、权势、名声,甚至处处受人欢迎,都不能和好的人品相比。凡事,都要往深处学习,不能只做表面工夫;要重视价值观,注意自己对待人,面对上帝的态度。每天的生活可以平淡无奇,但要在平凡生活中寻找提升品格的机会。

您不但影响我对人生的思考,也帮助我珍惜成长过程中,咱们父子关系的互动及变化。虽然您通常扮演着发号施令的角色,但奇怪的是,你总待我如同侪。在这方面您没有所谓传统中国式的严父形象,尤其当您特地打电话询问我的意见时,我所接收到的,是受您尊重的讯号!您也曾向我坦白心中的困扰及挣扎,教我十分受宠若惊,想不到父亲也需要儿子的鼓励!“代沟”的问题,似乎突然间减少了大半,取而代之的,是儿子经常向父亲求助,如何解决难题。

目睹父母的蜕变
您和母亲的做法,可以为其他为人父母的借镜。您们从不向我们隐藏真相;在孩子面前,也会坦白承认错误、困惑及忧虑。在成长过程中,我们亲身经历,亲眼目睹父母的历练及蜕变,我们也因此更加敬重您们。

父子意见不同,是常有的事。您的教导:“人非圣贤,都有过失之时。大家要彼此守望,互相鼓励,尽量减少错失的发生。”像是一张安全网似地环绕着我,提醒孩子父母的爱是最好的依靠。这种人际关系中最安全稳固的经验,不是人人都有机会拥有的。今天的我,不但认识自己,享受工作带来的满足与乐趣,并且深知这是生命中十分宝贵的祝福,因为我已经从您的生命中看到了见证。爸爸,谢谢您。

儿 罗哲文敬上

罗哲文为Epicenter教会主任牧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