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家编辑室整理

问: 儿子最近转学到都会学校。日前我带他去买鞋,他坚持非要某名厂牌不可,还说:“因为同学都买这个牌子的鞋子!“甚至提出要用零用钱还债,希望我能先买给他。我该如何教孩子正确的金钱观呢?

答: 我们可以从两方面来思考:一个是如何与孩子沟通金钱的价值观;另一个则是必须正视并了解孩子目前的处境。
金钱观是个不容易谈论的问题,许多书籍都可以看到教孩子如何理财;但事实上对孩子金钱观的教导核心并非理财,而是帮助他们体认资源有限,并分辨什么才是重要的。我们可以试着从以下两个方向和孩子谈论。

一、家庭的经济状况:许多父母不认为这是应该让孩子知道的事;但事实上,孩子对家庭实际的经济状况有概念是很重要的。父母一味地满足孩子的需求只会让孩子不知天高地厚,以为想要什么都应该得到。父母要让孩子知道,每一分钱都是父母辛苦工作赚来的。透过告诉孩子家庭的状况是如何,每个月重要的花费有哪些,包括:生活费、补习费、房租……等,将使孩子明白家庭的经济负担及收支要平衡的概念,并能理解钱要用在对全家而言都重要的事上。

二、分辨需要、想要及重要:当孩子面对诱惑时,很容易错把“想要“当成“需要“,父母可以把与孩子切身相关的生活花费都列出来,带着他一一检视什么是一定需要的,什么是欲望; 想要的东西并非就不能拥有,但优先级要排在需要的东西之后。其次,重要性的分辨也要教导。把孩子想要的东西列出来,然后和他讨论,在扣除需要的花费后,他有多大的空间去买想要的东西;而在资源有限的情况下,什么样的花费对他具有真正、长期的价值。
而我们要特别留意的是,孩子为什么非得买名牌不可?是否班级里有同侪的压力或不当的风气,例如:同学之间会在用品上进行比较或竞争。也许孩子并非如家长所想象的“爱慕虚荣“,而是自尊受损或是感到压力。如果是这种情况,请不要急着责备,而要先肯定孩子本身的价值,让他了解一个人的价值不是由外在穿着或是用品来决定,并可以和孩子的老师沟通,请老师在班上特别赞美或肯定一些重要的事,例如:品性、努力,或是藉由谈论价值观的小故事,让班上的孩子讨论什么才是值得称许和看重的,让班级风气有导正的机会。
孩子的价值观需要父母来协助建立,以体谅的态度和孩子讨论,相信孩子必定能在宽容和尊重的气氛中,懂得父母的期待和用心,更能分辨价值,珍惜现有的一切,不与别人作无谓的比较。

(转载自台湾爱家杂志,回答者为周育如,国立新竹教育大学幼儿教育系助理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