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惠珠

“妈过去十八年来妳是我的良知、我的鼓励、我的知己好友。我喜欢你唠叨着要我收拾房间的样子,还有妳做的美味三明治。当我离家念大学,必定怀念我们共享周末早餐和在车上深谈的时刻。谢谢妳以耐心、 体谅和喜乐引导我成长。生日快乐!”

这是儿子今年写给我的生日卡,轻描淡写却又情深意切。是的,儿子长大了,我是看着他一天一天地长大的。见证生命成长是一种宝贵的经验,是上天赐予为人父母者丰厚的礼物。从产前检查第一次听到他“咚、咚“的心跳声,透过超音波影像看见他难辨的模样,感觉他在我腹中活泼的胎动,到他出生后依在我怀中的亲昵,……点点滴滴记忆犹新。

看着儿女成长
在儿子成长的过程中,我睁开眼睛仔细张看,珍惜每个见证的机会。不用人教他吸奶和咀嚼,不用人教他手眼协调,不用人教他记忆和思考,……只要时间一到,他样样都做得好。从学着爬行到站立,到走路,到跑、跳、打球、游泳,到拉小提琴,到抱着吉他摇头晃脑地唱歌,……我看着他渐渐吃得比我多,长得比我高,力气比我大,头脑也比我精明得多了!

到有一天,他会开车了。又有一天,他打电话回家说:“妈,我撞车了。但请放心,我没事,没有人受伤,只是车子撞坏了。“简洁的报告反应他面对车祸竟然临危不乱,处变不惊。从小教他的三件事─不要伤害自己、不要伤害别人、不要破坏物品─他都记在心上了。

看着儿子长大、成熟,从一个小男孩变成一个大学生,真是一件赏心乐事,不能不赞叹生命成长的奇妙!

陪伴儿女成长
然而,养儿育女岂能单凭远距离观看?为人父母当然更要人到心到,人在心在,全然投入地陪伴儿女成长。孩子只有一个童年,能够一步一脚印地陪伴儿女共享欢笑和同洒热泪,是千金不换的记忆珍藏。我不愿错过与儿子共处的机会,因为知道所谓“优质时间“,必须以量的累积做基础,才可能在不经意间出现质的突破。我们要花时间陪伴儿女,从中建立、维系、丰富彼此的关系,并且享受这种关系。

人在不同的年龄阶段有不同的需要,陪伴儿女成长要求我们按着各别的需要提供全人的关顾,包括身体上、情绪上、心灵上、学业上、社交上的种种需要,更要培育分辨是非对错的道德观和愿意承担后果的责任感,以预备他们去迎接人生的考验。每次儿子交出学校的成绩单,我总不忘与他讨论一番,求知做学问本来就是一场没有标准答案的考试,因此何必自豪亦无须气馁。人生有不同的场景,我们要面对各种各样的考试,要交出许多成绩单,包括处事待人的成绩单、品行操守的成绩单、公平正义的成绩单、风度器量的成绩单、……,不要为了一点眼前小利而赔上贵重的人格,不要为了一时快意而轻率放任。儿子最常叫我感动的话是“对不起“和“谢谢您“,因为里面所包含的诚意是不容漠视的;一个安身立命顶天立地的人,基本的塑造条件正是自省能力与感恩之心。

惟有风雨同行的陪伴与扶持,我们才真正体会儿女果然在成长。

与儿女一起成长
除了用眼观看和用心陪伴,为人父母更重要的挑战是要与儿女一起成长。养儿育女是一门艰深的功课,要求我们不断学习是重复学习,也是重新学习。

为了配合儿女的需要,做父母的也得天天吸收新信息,眼观四路耳听八方,还要把握几分幽默感,以免言语无味。为了做个称职的母亲,我确实多看书报,追踪着时代的脉动,学会上网搜索信息,因而也拓展了自己的知识领域和思想空间,使生活凭添姿采。千万别小看稚子无知,多少时候儿子几句出于童真的言语,却带着当头棒喝的力量,把那久被人间烟火熏得晕头转向的我唤醒过来。或许惟有稚子无知,才能心如明镜,照出众生百态的困局。

与儿女一起成长,最大的得着是经常操练“三心两意“的本领:爱心、耐心、恒心,和诚意、创意,时刻不敢怠忽。亲子关系牵动着父母与子女之间的敏锐心灵,影响着生活中喜怒哀乐的情绪,练就“三心两意“的本领是一种健康的调适,不但建立了愉快的亲子关系,也是幸福人生不可或缺的素养。只要甘心乐意地付出,就会有心满意足的得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