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Myra Holmes 作 ■ 严彩琇 译
婚前守贞的必要
亲爱的爸爸妈妈:
我知道我不常写信给您们,但今晚在看了“欧普拉时间“(The Oprah Winfrey Show)(编注:美国非常受欢迎的脱口秀节目)之后,我有许多感触,觉得非提笔写信给您们不可。
今天欧普拉邀请了几对夫妇,发表他们对青少年子女交友的看法。他们主张:可以让他们青少年子女与异性朋友发生性关系,只是必须在自己家中,且父母必须在家,这样才能给子女一个进行“安全性关系“的“健康“环境。
听着这些开放的论调,我不由得想起过去您们秉持圣经的原则教育孩子的情景。我很庆幸顺从了您们的教诲。谢谢您们在我成长的过程中给我力量做明智的抉择。每当我遇到压力或试探时,您们的影响力总在那儿支撑着我。
在我念大学时,有一晚我的一位好友告诉我:她春假时失去了贞操。虽然她事后很懊悔,并决心以后不再妥协,要等到结婚时再献身给配偶。当时我觉得被出卖了。如果我的好友可以,为甚么我还要坚持高标准。我觉得我大概是这所大学唯一仍坚守信仰原则――性只能存在婚姻内的傻子。但即使在那段挣扎的日子里,您们的影响力仍牢牢在支持着我。
与众不同又何妨
当朋友的压力纷至沓来时,我仍牢记您们的叮咛:“与众不同是无妨的“。那是您们在我七年级的时候告诉我的话。在那可怕难捱的一年,每天在校车上,那些九年级的都取笑扛着大书包回家的我。您们把受伤的我拥入怀中,安慰我说:“那是他们的问题,不是妳的。“
后来读十二年级时,您们更鼓励我在英文课中坚守信仰的立场。我们的英文老师陈女士总是选一些叛逆味道的文章让我们读。书中的人物在做抉择时从不考虑是非对错。任何带有道德、信仰色彩的东西都被老师贬得一文不值。
有一天,她走到我座位旁,带着挑衅的口气逼问我,说:“你相信绝对的真理吗?“班上的同学都抿嘴窃笑。我知道我处于绝对的劣势。如果我据实以答,势必遭到嘲讽。如果我只讲她喜欢听的话,我就违背了我的信仰。但是那天以及以后的日子,我都勇敢地坚守立场,包括当我决定申请基督教大学时,她话中带刺地说:“妳会被洗脑的!“
当我把她的话转述给您们听时,您们肯定地说:“我们深以妳为荣,其实她也打从心底佩服妳及妳的信仰。“显然这是事实,那年我的英文成绩仍得了A。在大学里,我可能是校园里唯一的处女,但我仍相信与众不同是无妨的。
后来我那位好友对我说:“不要重蹈我的覆辙─忍耐等候是值得的!“她的话不正是您们的回响吗?您们老早就告诫我─性太美好,太奇妙了,不值浪费在丈夫以外的任何人身上。
五年级时,老师要我们做“家庭生活“报告。您们耐心回答我的问题,并告诉我:“这些教科书上忽略了重要的提醒:上帝说性只为夫妻保留。“您们从不动摇这个信念,我总是知道您们的立场。最近一位专栏作家在报上得意地说,今年她在青少年子女的圣诞袜里装的是保险套。她辩称,反正他们迟早都会做那码子事。她这做母亲的只好力求他们“保险“。我很庆幸您们从不这样妥协。同辈的压力已够难招架了,我的父母更不能给我混乱的标准。
坚持高道德标准又勇于表态,并未让我成为校园里最受欢迎的女孩子。特别当大伙都去参加情人节的狂欢派对,我和室友留在冷清的宿舍里吃匹萨时,我就想到您们。我觉得好孤单,有点自怨自艾,懊悔上次那个英俊的足球队员邀我出去时,没主动吻他或做一些亲热的表示,否则他大概会再与我约会吧?但是因为您们曾给我有关爱的教导,使我及时勒住了这几年几乎脱缰的思维。
父母相爱的榜样
在我成长的过程中,您们一直向我示范何谓无条件的爱。即使在我把您们心爱的水仙花都摘光了;把梳子冲进马桶的时候。我目睹您们是如何无条件地彼此相爱,也亲眼看见这爱是多么的美。当邻居男孩的父母闹离婚时,我很担心您们也会离婚。您们把我抱在膝上,向我保证:您们既以身相许就必相爱不渝,因为真爱是不随从情绪波动增减的。
因为您们明示:爱不只是肉体的情欲,我就愿更慎重选择约会的对象,也愿意耐心等候那将爱我一生的人。
当意中人终于出现,订婚后、结婚前的那段日子,试探更加剧烈。我们都愿意遵守圣经中的道德原则,但有时候示爱的欲望如波涛汹涌,难以抗拒,朋友的建议对我们也毫无帮助。有一位朋友居然说:“他来看妳时,何不就让他在妳的寝室过夜,不必再另觅住处。这样不是既方便又省钱吗?“
从小事上操练
但从小您们就让我学习克制自己:每天只能选择看一小时的电视;与朋友外出时,也得依规定时间返家;您们也鼓励我每天做功课及读圣经都要有规律。因为在小事上我已操练克己自制的工夫,在面临如毒品、酒精及性关系等更大的抉择时,我就不难约束自己了。
当然在某些情况下,过去的经验似乎帮不上甚么忙,这时就只有倚靠您们曾帮我培育的另一助力:对全能上帝的信心。当我第一次接受耶稣时,您们与我一起欢喜雀跃,后来又激励我不断成长。您们教导我:面临新状况或困难的抉择时要寻求上帝的话;也指示我:当周遭环境难以招架时,要如何信靠上帝的至高原则,绝不可妥协,以次好的取代祂为我生命所定的上好安排。这信心帮助我越过千百个灰色地带,安度千百次的“现在我要怎么办才好?“。
因着您们所给予我做明智抉择的源泉,我可以在蜜月时把最珍贵的礼物献给我的丈夫─这礼物我的那位好友也曾送给一个男孩子,可是他的回礼,却是不再回她的电话。
如今我的丈夫和我都能享受着上帝所赐那最美最好的礼物。谢谢您们。
爱您们的女儿
若荷上
(1992年7月“Focus on the Family“ “Thanks, Mom and Dad“,Myra Holmes 作 严彩琇 译。 Used by permission from Focus on the Family. 本文所用图片来源于Unsp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