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Elaine Minamide 作 ■ 周明仪 译
当你觉悟到:自己忙碌不停的代价,是牺牲了家庭生活时,就是该放手的时候了。
美丽大方、多才多艺的佳颖是个工作狂!才二十四岁她就成为Mary Kay化妆品的地区总经销,同时是个珠宝设计,外加购物中心的时装表演制作人。如今,四十岁的她身兼一支知名游泳队的董事会主席,及一家生意鼎盛的室内设计公司老板。综合以上职务,她还是个不折不扣,三个学龄儿童的母亲!
佳颖的生活看似令人羡慕,但仔细观察,连她自己都看得出来:这些承诺及责任,不但耗尽她的精力,也大大地影响了她的家庭生活。常常一天下来,她的家是鸡飞狗跳,杂乱无序。拿个典型忙碌的一天来看吧:晚上九点半,佳颖拖着疲惫的脚步上楼检查孩子们的功课。七岁的女儿早躺在地上呼呼大睡了,书本压在脸上,灯火通明;十二岁的儿子还在忙着找家里现成的材料,应付明天学校戏剧课的道具。佳颖累得只想立刻倒头大睡,可是冰箱里已空空如也,没有干净的衣服可换,也没洗澡肥皂了。她先生刚从公司开完会回来,一看立刻调头直奔超级市场补货去。
“殷勤”的陷阱
“我整天忙得晕头转向,”佳颖哀叹道:”我的家一塌糊涂,我先生一肚子怨气,又不好怪我。他
被迫分担我的责任,常常耽误了自己的工作。其实我心里也不好受,这种情况无可避免地导致家庭危机,绝不是上帝所喜悦的家庭生活。”
“工作狂”似乎比“酗酒”、“网络瘾”、“电动玩具狂”等等,显得“高尚”些。然而,它是一种渐进的恶疾,感染此疾后,会变得怨气冲天。工作狂的子女,通常无能幸免也深受其害,进而在成年后容易导致婚姻失败,陷入沮丧,情绪不稳。
你也许以为只有名列全美前五百名的大企业家才配得上“工作狂”的冠冕,其实不然。工作狂的成员涵盖极广,任何事做过头的人,都可加入此行列。戴安?法索在她的著作<做到死>一书中指出:社会鼓励工作狂,教会也特别称许这些人,因此多数人不自觉地认为,只要做好事,任何牺牲都是值得的。讽刺的是,许多容易感染工作狂的,竟是许多甘心放下职业,全心教养子女的全职妈妈。“大家都以为既然你不上班,便有的是时间!”一位全职妈妈说:“除了照顾家庭和孩子之外,你也不由自主地以为应该把自己的时间排得满满的。”
自私的动机
因着社会对“家庭主妇”的角色,抱着日益贬低的态度,迫使不少全职母亲,一股脑儿地当起“志愿军”来:在教会帮忙各样的事工、组织小区活动、从事家庭副业、投入政治活动、带领童子军—-都是为了证明她们绝不是只能待在家的“煮妇”,而是十八般武艺样样精通的女强人。
真正隐藏在这些女工作狂背后的,是潜伏于内心深处的不安。连佳颖都承认:“当我真的静下心来思考时,我发现自己对于工作及志愿当义工的动机,常常是自私的。我希望别人刮目相看,认为我扮演的是成功强者的角色,这些想法远超过了单纯服务的动机。”
如何才能戒除工作狂的瘾头呢?首先,你得认清自己真正的问题所在。当你觉悟到:自己忙碌不停的代价,是牺牲了家庭生活时,就是该放手的时候了。
从学会说不开始
虽然目前佳颖尚未从“工作狂”的队伍中解脱,但她已渐渐意识到自己的问题。只要她一发现自己又一头栽进工作中不能自拔时,她便想起好友兼良师柏兰达。“柏兰达学会了说:“不’,佳颖说:“通常,她对一些好事说’不’,所以她才能向更好的事-她的家庭及她的上帝,说’好’。”
佳颖决定开始向柏兰达学习。
平衡生活十步曲﹕
1. 认你的问题。
2. 找人陪你一起履行既定的计划表。
3. 将家庭以外的活动减半。
4. 多一事不如少一事,除非你真的没事。
5. 为自己安排一段“无事一身轻”的时间。
6. 按计划行事,并限定时间。
7. 不要光想给孩子、家庭“优质时间”(Quality time),要给“大量时间”(Quantity time)。
8. 珍惜眼前和孩子相处的时刻,因为稍纵即逝,将来你不可能再有机会。
9. “天下万物都有定时”,你不必急着什么事都现在做,持守原定计划,按部就班即可。
10. 假如你是个工作狂,赶紧找人辅导,否则就后悔莫及了。工作狂的症状通常是披着情绪问题的外衣,例如:沮丧、自我肯定低等等。不妨考虑找个可靠的专家协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