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官 作

当你进入退休年龄,或许经历了长期照顾年老失能的父母,明明知道早晚会面临这样的一刻,但那撕心裂肺的天人永隔,还是令人无法招架!回过头来,忽见自己也髪苍苍、齿牙动摇了,于是转眼看看儿女们,希望此时他们能伸出温暖健壮的手带来安慰,却发现他们竟然对你特意疏远或翻脸无情,简直教人心寒!这到底怎么一回事呢?

  • 为何儿女不能像我孝顺我父母一样地孝顺我?

时代和环境都不同了,退休年龄的这一代大多出生于二战后经济艰困时期,家庭成员必须彼此团结、互相帮助,否则无法度过穷困的生活,家人之间的互动及情感都非常紧密,向心力很强。当时除了父母辛勤工作外,较大的孩子也有打工帮忙养家,供弟妹上学的。这一代年轻人求学的目的常是为了将来能改善家人的生活,特别期望让操劳一辈子的父母能过上几年好日子。可想而知,这会是个尽孝道、重反哺的一代。

至于新生的一代,一出生就是个较寛裕的环境。经济发展快速,生活脚步也紧张,时间老是不够用。小家庭数目增长得快,父母亲忙于拼经济,小孩常需要托管,就是假日时父母也是忙碌停。孩子独处很容易就看电视、计算机,再来就是上网等种种层出不穷的传媒。这些传媒又大多是骸世媚俗的内容,充满了暴力、色情。试想这样环境中成长的孩子会养成怎样的家庭观和伦理观呢?

  • 我是个失败的父母吗?我到底哪里做错了?

若以儿女是否孝顺来定论父母教养儿女的成败,是有些牵强,理由已如上述。至于说“哪里做错了?“,多数人这样说的时候是以问句形式来表达否定的语气。我倒希望这时做父母的能以比儿女成熟的心态来检讨自己这一方可能需要负的责任,例如:

  1. 我是否惹儿女生气了?我的言语或态度是否让儿女感到不受尊重或受伤?
  2. 我是否对儿女有偏心的现象,让他们心生不满?
  3. 我是否对儿女或孙辈介入过多,以至造成反弹?

“天下无不是的父母”这观念确实帮助我们去了解当年的父母有许多说不出的苦心及用意,但到了如今,则不再适用于自己身上来遮掩自己犯错的可能。对于已经发生与儿女之间的不愉快,还是要理性地找出自己的责任,坦诚、勇敢地向儿女认错,并重建亲子关系。这不只是为了我们可以过一个愉快的晚年,也是为了儿女着想。一个与父母疏远的人心里好像有个伤口,老是不能愈合。因他必须与天性、自我形象、传统价值、社会眼光等层层迭迭的压力时时刻刻地角力挣扎,此上彼下,永无宁日。你不会舍得任何一个儿女过这种日子。但若是你已付出足够努力而仍旧无法改善彼此关系,我建议此时也不用过于低声下气,一味地委曲求全,到底如此做并无益于建立彼此尊重的健全关系。不如退一步,尊重他们的感觉,给他们一些时间,等他们愿意回头了,你再伸出接纳的双手拥抱他们。

在和好之前,儿女的配偶及他们的子女与你之间的关系及互动当然也连带受到影响,这是蛮令人感到丧气的。惟有求神怜悯施恩,带领你们一家人能早日重享天伦之乐。

另外,儿女与你疏远的原因也有可能是他们受到了感情、婚姻或工作上的打击及挫折,现在正面临人生的低潮,暂时封闭自己,不愿与家人互动。值此疫情期间,社会增添了不少忧虑抑郁的案例,这时父母给予关怀及谅解也是必要的。

  • 圣经上不是教导“要孝敬父母”吗?儿女不孝真不应该!

是的,在十诫及以弗所书6:2都提到要孝敬父母,而且将使人得福,在世长寿。不孝敬父母将失去许多得福、长寿的机会,真是非常可惜!

所以圣经确实教导做儿女的要孝敬父母,但可没指示父母们要指望或依赖儿女的孝敬来过日子啊!

过去华人于农业社会时缺乏退休制度,在大家庭中成年儿女就是老迈父母的生活依靠。这种传统持续了几千年,早已根深蒂固了。直到工业社会来临,小家庭兴起,加上大众传媒盛行,西风东渐,现代的年轻人观念已经脱离传统,不再固守孝道。那么,退休年龄的这一代该何去何从呢?

  • 负责照顾自己

人从出生到成年以前由父母负责照顾,这是天经地义的,那么成年以后该由谁来负责照顾呢?我曾在谈话时问了一些中年的华人妇女们这个问题,她们想了好一会儿,脑子里绕了一圈(该是夫,还是成年后的儿女呢?),才没什么把握的回答我:“⋯是我自己吧?”。这些妇女家庭观念很强,一直以来都为家人全心全力的付出,直到儿女成家立业,此时她们却失去了生活重心。不但如此,她们即将面对自己及配偶进入老年而带来的各种困难,例如:健康、财务、社交生等。

儿女辈这个阶段有工作、家务、幼儿缠身,自顾不暇。加上新冠以来,金融动荡,“啃老族“大为增加。所以他们这一代可说是没时间、没心思,也没经济,还能指望他们养父母的老吗?

所以做父母的应及早规划退休生活,包括:

a. 保养身体,健康是生活的根本,也是幸福的要件。
b. 储备退休金,足够医疗、旅游、照护等所需。
c. 培养休闲活动及嗜好,重建生活重心。
d. 建立生活社交圈,参与活动,彼此互助,增加归属感。

  • 要避免的事

还在指望帮儿女买房,然后跟他们同住来养老吗?还是趁早觉悟吧!社会新闻里用尽一生积蓄帮儿女买房却遭到弃养的消息层出不穷,不要等悲剧已经发生,老境堪怜,后悔莫及啊!

在还没与儿女恢复关系前,最好暂缓做遗产分配。这些财富本是父母辛苦奋斗加上上帝祝福而来,儿女接受时该存感念的情懐才是。如果他们的心绪还捉摸不定,此时涉及财务恐非明智之举。

这时候还有另一件不合适做的事:面对儿女不孝,不宜因此苛责你的配偶,虽然推诿卸责做起来最为轻松。但是想想,以后只有老伴还是忠心地陪伴你度过晚年,不论将来如何,你们都是同命鸳鸯。若能为了面对当前困境而夫妻更加同心,如此也算是得到额外的祝福了。

即使儿女已经成年,我们做父母的天职却还没有结束,说到底了,这个责任要持续到我们回天家,向上帝交账为止。不论儿女如何地自以为是,他们的人生总也是踩着我们的脚踪走。这就是为什么我们到老了还要注意身教,因为他们这个世代最需要的就是典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