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阿官

我四十岁时的一段不平凡经歷成了翻转人生的奇妙过程。那时我与外子在教会热心服事,我们有三个儿子,婚姻美满,事业也如日中天。
外子是个坚守华人传统的人,当时他认為自己父母亲已经年迈,理应尽量安排他们住到我们家,由儿子媳妇来尽孝,便把原来与女儿女婿一起久居加拿大的公婆接到美国来探亲。由於身份问题,他们在美、加两地轮流居住,如此往返看望两边的儿孙也颇不寂寞。

天有不测风云
没想到公公在一次居留美国时中风了!那天夜裡我经过老人家房间时,看到他已趴倒在地毯上,便慌忙把外子叫了起来。待把公公扶到床上,发现他已无法言语,手脚也不听使唤了。这大半夜的,应该送急诊吧?老人家却一再摇头,坚绝不去,大约是担心庞大的医疗费用造成我们的负担。外子好不容易让他平静下来,便商量定了一早去看家庭医生。后来经过看诊,家庭医生也是说应该赶紧送医院治疗,公公仍然一再拒绝,坚持在家休养。后来才了解到老人家认定医院就是个不吉利的地方,一旦进去了,怕只能横著出来,所以说什麼也不肯踏进医院。从此就开始了我这段落到幽暗谷底的艰辛歷程。
公公当时半身不遂,行动、说话都有困难,加上失禁又不肯穿纸尿裤或用尿盆,我也没有照顾中风病人的经验,一切靠自己摸索、土法炼钢地来应付,可以想像得到刚开始是如何地忙乱不堪了。老人家的生活作息和照护佔去了我每天大半的时间精力,那时婆婆帮忙打理厨房,外子下了班也马上接手照顾陪伴病人,让我可以分身出去採买及接送孩子、督促功课等。这样的生活持续了两年,我渐渐感到枯竭。除了身体疲累、精神紧绷之外,也因离开教会生活而更感孤立。
眼看著我快撑不下去了,外子后来决定在公公病情较稳定的情况下,把他护送回到加拿大疗养,让他享受那裡方便的公医制度及完善的復健疗程。至此,我才得到了喘息的机会。

痛定思痛
什麼原因使一个原本安乐的家庭落入劫难?当然,长辈的老病在所难免,小辈来照护也是理所当然,但是一定要付上这样大的代价吗?有没有比较合理的做法呢?我开始思考起来。
外子明明是理财专业,精於风险控管,却忽视了在缺乏完善的医疗保险的情况下,一意把老人家接来美国尽孝,使得公公生病时踌躇不肯入院,是否爱之适足以害之?公公曾经留学美国、德国,在当代是顶尖的知识份子,為何仍受制於传统迷信,情愿错过重病抢救的生机,并且承受长久残障的后遗症也丌自不肯接受医院诊治?我也不遑多让—為了一心做好传统媳妇的角色,我脱离了正常的生活轨道,让自己落入枯竭的地步!
华人传统文化是五千年来生活智慧与道德的结晶,不但源远流长并且深入人心。但為什麼外子和我遵循传统文化来实行孝道,结果会走不通?而我也很难从这文化中找到对像我在媳妇的角色上有任何的支持。想到二十四孝中“恣蚊饱血“、“卧冰求鲤“等流传委实令人不寒而慄,小辈在尽孝的过程中竟然连生命安全都要赔上!在现今注重人道的时代,我在这二种互相冲突的巨流中感到迷惘,并且在心力交瘁后还理不出到底哪裡出错而陷入忧鬱了。

荒漠甘泉
接触“爱家“,是那时翻转我人生的关键。这个机构所秉持的中心思想深深打动我也彻底地医治了我。“人人生来就有上帝所赋予崇高的尊严与价值,无论性别、年龄、种族等都该得到同等尊重。“,这真如我的救命甘泉啊!想到照顾病人时,没有人(包括我自己)想到我也像其他人一样需要足够的休息、休閒及社交时间,不然身心都会出现失衡的现象。那时肩上承担的都是家人的需求,结果照护的结果并不如理想,就是这种失去成就感及存在感的情绪让我深觉自己实在很没价值,简直就该消失在空气中才是啊!
原来我的价值早已由上帝赋予了,无论别人甚或自己是否查觉!这个福音随即进入我内心深处,把负面的情绪一扫而空,起而代之的是新生的眼光及力量。是的!我该尽责照顾家人,但同时也该尽心照顾自己,因為我与他们同等重要啊!没有任何人该被忽略,家人无论长辈、儿辈、孙辈个个都要照顾好,这样才是真幸福啊!

事后诸葛亮
我若早有这种眼光,遇事就该规划好。公公虽然不喜用外人来贴身照护他,我可是用得著一个好帮手料理家务,举凡作饭、打扫、洗衣、採买、接送等,让我可以安心照顾病人及小孩,当他们休息时我也可以休息。公公病情较起色时,只要家中有大人照看,我还是可以抽空参加聚会,不至与好友隔离。我若负起责任来照顾自己,又怎会落得一蹶不振呢?
我从裡到外都不再一样了,我用全新的眼光来看自己以及四周的人,对自己的起居及休閒十分重视,也给自己高度的信心及深刻的期许。对家人存著格外的敬意来照顾他们,对朋友更多的尊重与体谅,因為我可以从每个人身上看到他们背后都有上帝的认证,不容任何人轻忽他们的价值。
我也从这福音的角度来审视那两年发生的事情,理解到当时并非有任何人对我有恶意或者故意要苦待我。老人家是通情达理、慈祥和靄的好长辈,外子也是体贴顾家的好丈夫,只是一场大病把我们都捲进了风暴,而一家人慌乱中不自觉的反应都是出於根深蒂固的传统文化,本来就是无可厚非。感恩的是圣经的文化及时临到我,把我下垂的手、发酸的腿挺起来,让我如鹰展翅上腾,人生得以大翻转。我何等有福!

(本文发佈於《爱家》杂誌 2020 Spring,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