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维仁

新西兰Canterbury大学的Fletcher博士和他的研究群体最近发表了一篇很有意思的实证报告,他们发现,在亲密关系中,有百分之九十的人都想改变对方,但是越努力改变对方,对方反而越往你最不要他走的方向发展,真是所谓的“道高一尺,魔高一丈”。同一个研究也发现,在亲密关系之中的人最想要对方改变之处,通常是要对方更可靠,更温柔体贴;更有地位或资源 (金钱);更要对方更具吸引力( 穿着、相貌、谈吐、风度) 。事实上笔者也常观察到,东方夫妻与好友们聚餐时,许多妻子会向她们的丈夫使眼色,或暗中碰他一下,要他注意吃相,禁止他说话,或纠正他的谈吐,非常注重形象,生怕丢了面子。然而,把注意力放到改变对方的结果,却总是产生反效果。在亲密关系中的双方,若要有效地处理冲突,就一定要学会在改变对方之前,先改变自己。若凡事都要等着对方改变,就像我们把自主权交给了对方,无助地让对方操纵着我们的情绪,决定我们到底是痛苦还是快乐。研究指出,学会疏导,掌控自己情绪,能增强一个人的自尊心与自信心。从上次开始介绍的“发展情商”,“重建关系”的五个步骤,就是要帮助我们把权力收回,不需等到对方改变,自己就可以先成熟地做好自己这一部分,改善现状,增加对方变好的可能性。

超层次沟通
上期开始提到处理冲突与失控情绪的第一个重要步骤是“觉察省悟”,由“潜意识掌控状态”进入“意识主导状态”,也指出离婚的夫妻和快乐的夫妻有一个很大的区别,就是后者那些成功的夫妻在吵架时多了一种“超层次沟通”(“Meta-Communication”)的能力。换句话说,那些快乐的夫妻懂得在吵得一塌糊涂,陷入激烈情绪之中时,抽离自己出来观察自己与对方的互动。
希望在亲密关系中,双方都能学会例如“请你用比较好的口气,把刚才的话再说一次。”,“我们是亲人,不要这样继续下去,会伤害感情。”,或是“我们需要暂停一下,以后再继续谈。”这一类的话来中止战火,由“潜意识掌控状态”进入“意识主导状态”从而维护亲密关系,避免情绪泛滥。
临床实证研究指出,懂得叫暂停,是能否有效处理冲突的一个关键。当一个人心跳的次数,比平日松弛时心跳的次数高出十下以上时,处理信息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就显著降低,而当一个人心跳的次数超过壹百,“情绪泛滥”之时,建设性解决问题的能力,已趋近于零,应该立刻叫暂停,免得造成关系中不必要的伤害。 世界著名的婚姻研究者,美国华盛顿大学的John Gottman博士,做了一个有趣的研究。他让夫妻在他的“爱情实验室”中讨论最近一件引起争端的事,结果夫妻一面谈,一面又吵起来了。正当夫妻吵得怒火填膺,吹胡子,瞪眼睛之时,他请研究助理去告诉这对夫妻说:“非常抱歉,我们的录像机坏掉了,能不能请你们暂停一下,等我们把录像机修好以后,再继续研究你们的冲突?”
结果夫妻马上就停下来了。研究者故意等了三十分钟,然后再出来告诉夫妻说:“录像机已经修好,你们现在可以开始讨论了。”。结果发现,夫妻在经过三十分钟的暂停之后,他们处理冲突与解决问题的能力立即显著增加。
实证研究指出,男人比女人更容易陷入“情绪泛滥”的状态,而且他们需要大约三十分钟的时间才能冷静下来。所以,在亲密关系中的双方,为了保护关系,最好平时就约好,在双方战火高升、冲突失控之前叫暂停,至少有一方要离开现场,用深呼吸、听音乐、散散步、上互联网 ,或作运动等等方法来让自己安静下来。

暂停后再作修护
叫暂停时,最好说:“我需要暂停一下”,而不要说:“你需要暂停”,因为后者带有一些“轻蔑”的味道,可能会引起新的争端。此外,为了维护“追逐者”的信任,“逃避者”(离开现场的一方)最好能在暂停之后主动回来把冲突的原由谈清楚。这是因为实证研究发现:“长期并习惯性地逃避冲突,是预测婚姻破裂最重要的指标。”,所以如果是重要的问题,就不可一味忍让,长久积压的心理垃圾会造成后患。暂停之后,最理想的是双方都能运用接下来要讨论的“标明情绪”,“归因思维”,“了解需求”,与“教导他人如何成功的与你重建关系”等步骤来进行自我探索,疏导情绪,彻底了解造成冲突的原由,双方都先把自己的心境准备好,再回来用“修护式对话”从事“战后检讨”(“After the Fight Processing”),帮助双方在下一次冲突时,能处理得更好。

有效的冲突处理是通往幸福关系的康庄大道,这也是活在爱中的一个密诀。

(黄维仁博士:芝加哥家庭心理诊所专业双语心理治疗。美国西北大学医学院教授,从事临床心理治疗、督导、训练与教学工作。Focus on the Family的国际讲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