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Mimi Wilson & Mary Beth Lagerborg  合著 ■ 王仁芬 譯

今天的世界,家人一起晩餐的時間常受到各種“外力”的侵襲:工作、練球、音樂課、健身房、電視等等,再加上電話和不良的飲食習慣,使它更雪上加霜。

對一些家庭而言,全家一起坐下來吃頓晩餐是不可能的,他們非得花時間作精心的安排才能把一家人團聚一起。而那些費心招聚全家的人,發現這樣的聚集再辛苦也值得。

珠玑的交談
一位年輕的婦女驕傲地說:“我從幼兒園起就能背誦所有美國總統的名字。”她的父母在晚餐桌上帶他們玩遊戲,以每個總統名字的開頭字母編成有趣的歌謠,幫助他們記下這些名字。

另一方面,一位小學校長說:“我注意到這幾年來孩童的變化,他們談話的字彙非常缺乏。我想是因爲他們花太多時間在電視機面前,而很少與父母交談的緣故。”

孩子習慣從與家人的交談中學習說話的技巧,從交談中所學的技巧,往往能影響孩子在學校中的表現甚至往後一生的生活。

最近一項關于學校成績和身心健康的問卷調查顯示:有宗教信仰又有穩固家庭支持的孩子,最容易有成功的學校生活。另外他們還發現一點:最成功的學生,通常也是最常與全家一起吃飯的那些孩子。

老師孫國培也認爲家庭晚餐桌上的談話對孩子的影響是很大的。他說:“這些孩子比較有自信,相信他們的意見會受到尊重。家人間的交談也能使他們學習厘清自己的思想,從而建立更強的信心。”

我們每個人都需要一個地方來自由地夢想,表達沒來由的恐懼和心裏的想法。我們需要一些能接納我們所開的玩笑的人,即使這些玩笑一點都不好笑,或者他們已經聽過許多次了。我們需要一個地方,在那裏我們不必作最聰明的或最滑稽的人,在那裏我們所說的話都被仔細聆聽。

有一個朋友追憶她兒子在幼兒園時的情形說:“我真喜歡仔仔認爲他甚麽都能做的那段日子,那時他還不知道有些事他做不到。”我們知道有些夢想確實不容易達成,但我們用不著在晚餐桌上體會這些。我們所需要加強的是繼續嘗試的勇氣!

每一個家庭都有它的特性和氣氛。雖然沒有一個現成的公式可以套用,能使每一個人都開口說話。然而下列這些要訣卻是對大家非常有幫助的。

1. 全家圍坐桌旁,把一切攪擾,尤其是電視和電話的攪擾,減到最低限度。

2. 尊重每一個家庭成員。建立一些不至壟斷談話的規矩。如果家裏有人喜歡獨占舞台,在他(她)不得不喘口氣時打斷他,另請他人發表意見。

惠玲有很長的一段時間在厄瓜多爾的首都基多(夫婦倆在那裏當宣教士),她仔細聽當地人以西班文對話,試著去了解他們,學習如何與他們應對。她在聆聽的過程中學會分辨哪些人是與人聊天,哪些人是真正與人溝通。我們在聽別人說話時,常常是聽而不聞,只在想自己要說的話。真正的溝通卻是認真而嚴肅的,它值得全家一起付出心力,努力去達成。

3. 訂出餐桌上講話、行爲和話題的基本規則,避免溝通過于空泛失去重心。

4. 孩子在吃完飯後,依他們的年齡個性,或是要求他們先退席或是讓他們學習在桌旁坐一段時間。對年幼的孩子,著色本有助于使他們的手和腦保持忙碌,不致于無聊生事。

5. 無論對方在不在場,不要使談話落入批評。雖然有些人的行爲的確不對,但是我們必須肯定每一個人的價值。如果餐桌上的談話都是這種正面的態度,孩子就會放心表達他們的感覺。如果家裏的小孩子或大人表達出強烈的感覺,例如,對考試失敗覺得很失望,家人要對他設身處地的了解而不要去批評他。不要故作輕松,或幫他找借口,也不要怪罪到老師頭上。

6. 在餐桌上要問每一個人都會回答的問題,但不要問“是非題“。要塑造出坦誠和說錯沒關系的氣氛。例如,對一個情緒起伏不定的青少年,追述自己在那段期間的經曆,讓你的孩子知道,你自己在那個時期也曾經沒有安全感。讓他們知道你在成長的過程中也曾有過困難。

7. 聖經中的教導提到:“你們的言語要常常帶著和氣,好象用鹽調和,就可知道當怎樣回答人。”適量的鹽不會使食物太鹹或淡而無味,反而會增加它天然的滋味,使你的談話激發出別人心中最好的面。交談要活潑、生動,但不要尖銳。要參與談話,但不要壟斷談話。

使家人暢所欲言
家庭裏有甚麽好談的呢?太多了!你可以先訂一、兩個討論的話題,或者幹脆自由交談。大部分的人主張兩者混合,鼓勵孩子按照他們理解的程度盡量參與談話。

惠玲稱有計劃的談話爲“擺一道主菜在餐桌上”。當你這樣做時,記得你的目的是要使每一個人從自己的經曆與意見來思考並分享,而不是企圖達成某種協議或得到“正確的”答案。

你可以從別人的談話裏,或報章雜志、電視電影及街坊鄰裏發生的事上,找到合適的話題。當你想到一個好的話題時,就寫在日曆上、廚房的黑板上,或桌上的備忘錄裏。有時也可以請家裏其它的成員來構思話題。

你們可以選讀一段別人寫給你們全家的信,一起回憶寫信的這位親戚或朋友。爲他(她)禱告,然後一人寫一小段話給他。你也可以些笑話、漫畫、謎語或詩詞到餐桌上來分享。如果某個話題引不起家人的與趣,那也沒甚麽關系,再試別的話題就是了。

學習的好例子
當饑荒與內戰侵襲索馬裏,聯合國派遣部隊分送食物時,我們就拿出我們的家庭地圖來(最好放在餐桌附近)。索馬裏在那裏?也許孩子反而比大人更清楚(通常如此)。它與哪些國家相鄰?它的氣候與土壤如何?我們對他們的情況知道多少?一個六歲的女孩在她家的晚餐桌上說:“可惜索馬裏沒有一個約瑟,否則他會爲饑荒預存糧食。”

你也可以把一個地球儀放在桌子中間,玩一起找國家或海洋、大城或大洲的遊戲。你還可以研究這個季節的星座圖,出三、四個星座,然後一起尋賞夜空。好奇心是會傳染的,所以能夠傳遞下去是最好的。

由于旅遊和信息的發達,世界正迅速地縮小。我們的孩子會比我們更深切了解這個世界,至少他們可以借著電子郵件與不同文化的人連結在一起。家人可以利用晚餐時間分享彼此的知識與技能,爲孩子預備面對未來世界的生活。

如果孩子正在學習外國語言,或父母懂得另一種語言,全家人可以學習一些共同的詞彙,討論那個語言與英文的不同;或學習一些友善的外國語,像謝謝、請、對不起、早安等。

也可以一起討論全家人都看過的電影、音樂會或書籍。鼓勵家人多思考、分析,然後清楚地表達,以便分辨何爲有價值的,爲無意義的事物。

孩子必需學會知道:不是所有印刷品、書刊都值得讀,不是所有的電視節目都值得看。媒體上所看到或所聽到的報導,不一定都是正確的或是健康的。不是所有的人都值得信任,他們的行爲也不一定都值得效法。

試著給以下的詞句下定義:城市與郊區、言論自由、信仰自由、平等、饒恕、救恩……《今天》的節目主持人柯凱蒂說:“以前我父親每天晚上,都要每一個孩子各帶一個新字到餐桌上來和大家分享。”

召開家庭會議
吃飯時間也可以用來舉行定期的家庭會議。你可以借著家庭會議來討論家人對寫作業、看電視和就寢時間等的規矩,尤其在新學年開始的時候,或在暑假來臨時,不妨一起計劃一些活動或安排度假的事。任何時候都可以針對需要正確處理的問題提出個人意見。

看看鄰居、親戚或朋友中有哪些人需要鼓勵,想想看你的家庭可以怎樣幫助他們,或是替他們作一頓飯,或是看小孩、照顧寵物、割草、送花等等。再不然聖誕節一到,招聚全家人一起寫張聖誕卡,寄給親友。

不論如何,餐桌上的氣氛要由父母來主導,營造互相尊重的語氣,此外,還要悉心聆聽。雖然最後通常由父母來作決定,但是你要讓孩子覺得他們的意見是很寶貴的,他們也參與了家庭的決定。當他們有這種感覺時,家庭話題的內容就會更豐富,他們對家庭的認同感將更強烈,對學校與世界的參與,也將更具信心。

在今天這個異常忙碌的社會裏,一家人能夠借著晚餐聚在一起的機會是應當珍惜的,如何善用這段珍貴的時間,堅固父母子女之間的關系,增進彼此的了解,是家庭和諧的重要關鍵。這個選擇操在作父母的手中,只要願意付出心力來耕耘,我們將發現孩子們開始盼望晚餐的來到,和我們會有說不完的話。這豈不是我們作父母的夢想嗎?何不就采取行動,從今天的晚餐開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