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吳美貞 譯

當我們準備投資大量金錢為孩子購買最新的電腦時,我們務要當心一些潛伏的危機,以保障孩子不受色情網站和誘騙者的毒害。

孩子打開禮物,看到是一台嶄新的電腦時,他們的臉上都綻開燦爛的笑容;但在安裝各樣軟件和網路前,我們必須先有一個為孩子上網的安全計劃。雖然孩子可以在網上找到許多幫助他們功課的咨詢,但網上也埋伏了許多的危險,也易於給性侵害者取得與孩子直接連線的機會來矇騙他們。

正如我們教導孩子怎樣面對現實生活裏的種種危機,同樣地我們也要教導孩子怎樣面對網路世界裏的危機。像孩子在第一次滑直排輪時,我們為了孩子的安全絕不會讓他們不穿上所有的安全護身用品亂溜;也教導他們別把家裡的電話號碼隨便告訴路上的陌生人。

認識網路上的潛伏危機
很多家長在安裝電腦時都很容易就忽略了網路安全措施。為確保孩子得到的禮物能為他們帶來快樂和安全,我們可以參照 National Center for Missing & Exploited Children (NCMEC) 所提供的要點:
1. 要認識了解網路上的潛伏危機
2. 把電腦放置在家裏公用的地方
3. 克服對新科技的畏懼感 – 要認識一些最基本的電腦科技
4. 要跟孩子談論上網的安全措施並和孩子立訂上網的規則

事實上,電腦已把我們家門寬寬的打開了。 Nancy McBride ( NCMEC )的安全理事長說:“雖然網路給孩子提供了不少的好處,但壞人也趁機利用網路來接觸孩子,家長還想孩子在家就必定是安全的了!”跟據 NCMEC刊登的研究報告指出,五個孩子中就有一個孩子遭性騷擾。在 2000年6月的報告中,研究人員在 1,501個年齡從十歲到十七歲的孩子中,發現了百分之七十的孩子在家用電腦的時候受到騷擾,而有百分之二十五的孩子告訴他們的家長,他們受到性騷擾。

家裏有女兒的家長就更應當心!因為在報告中指出女孩受到性騷擾的佔三分之二,證明女孩往往成為性騷擾的對象。但小女孩不會想到一個常跟她談話的大男生是一個性侵害者,也從不會想到自己會遇到這樣的人。
也有很多的家長,誤以為告訴孩子不要在網上與陌生人談話聊天,就應該是安全的了,但事實卻不是這樣。
雖然孩子想像中的陌生人是一個可怕、面目猙獰的人,但如果有一個人,他常與孩子聊天並交換照片,這個人在孩子的心中就再也不是陌生人了。

與孩子訂定上網規矩
Christine Loftus 說:“家長應注意孩子在網路上會遇到的各樣危險,包括孩子不應接觸的事物、或是性騷擾、恐嚇和受欺負攻擊。”網絡攻擊 (Cyber-bullying) 可直接使孩子受到傷害,它讓孩子們藉用網路來散播謠言和閒話。不像一般網路上引誘孩子漸落入色情網羅因網路攻擊可直接襲擊孩子它可使孩子在心理情緒上所受到的傷害與面對面被嘲諷、被恐嚇的傷害是同樣的深。

作父母的不要想因為我們的新科技知識遠遠的趕不上年輕人就對自己失去信心,其實只要抽空上一些電腦課程或翻閱一些電腦書籍就可供作補充。同時我們也可請孩子告訴我們有關他們對網路的知識,也可趁此機會跟孩子約定上網的規矩。

許多孩子認為他們自己對網路的知識充沛就不會遇到上網的危險,其實網路世界和我們現實的世界並無差別,家長需具備網路的知識和了解來幫助孩子,就像我們懂得怎樣幫助和教導孩子過馬路或開車一般。

驚險的網路邂逅
有一個故事發生在一位警察約翰的家。每次女兒上網的時候,他想女兒大概是在做功課或與同學朋友聊天。不料有一天他回家的時候,發現了在電話留言中有一個比他女兒大很多的男生,但當他問女兒的時候,她卻否認認識那個男生。事後他使用他安裝的電腦軟件來檢查他女兒的網路記錄,但這些記錄早就被女兒刪除。有一次那個男生又打電話給他的女兒,但誤認了女孩媽媽是那小女孩,當女孩的媽媽不客氣地問他問題時,他就掛斷了電話。他們都為在女兒還未受到傷害前發現這危險而覺得很幸運!他們因而呼籲家長們定要多學習並教導兒女們有關網路上可能發生的危險。

孩子對電子遊戲上癮的八個跡象
有些人天生就容易受到電子遊戲獨特的刺激而上癮,在” Playstation Nation ” 書中提供給父母一些需要注意孩子上癮的跡象:
孩子是否……
1. 幾乎每天都在玩電子遊戲?
2. 每次都用超過三或四個小時來玩?
3. 因為玩電子遊戲可帶給他興奮?
4. 不能玩的時候會感到心緒不寧?
5. 為了玩電子遊戲玩而寧願放棄愛好的活動和朋友?
6. 為了玩電子遊戲而不做家課?
7. 不理會被限制玩電子遊戲的時間?
8. 對日常生活的活動失去興趣?
若孩子有以上上癮的跡象,為了防止孩子上癮,您可到愛家英文網站 www.family.org 裡的 safeguards for video gameplay 尋找參考。

本文節譯自 Focus On the Family “ Preparing Your Child for the Online World ” 和” 8 Signs Your Child Is a Video Game Addic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