曉佩 口述, 嶽景梅 整理
曉佩從夢魘中驚醒,叫著「 媽媽,我要媽媽,不要把我送走……媽媽!」她渾身顫抖地回想起早已被她深鎖在記憶之中的那一幕情景──五歲的曉佩瑟縮在房間的角落裡,驚恐萬分地瞪著那兩個說是來帶她離開的陌生男子,然而縱使她有千萬個不願意,還是被領出了門。直到抵達目的地,曉佩的眼淚就像擋風玻璃上的雨刷一樣一路沒停過。
童年的夢魘
1999年,為了想了解自己,曉佩開始參加自我成長訓練課程,學習到何謂boundary──「疆界」,接著學習如何「設立疆界」,曉佩以為她已經能面對生命中任何的災厄,但是當這個從小被刻意埋藏的夢魘突如其來地襲向她的時候,她依然不知該如何面對生命中這個不能承受的傷痛,眼淚像潰堤的河水般奔流不已。
出生以來不曾見過父親,和姐姐及弟弟被阿姨、舅舅等親人輪流收容的曉佩,自從那個陰冷黑暗的雨夜後,停止了居無定所的生活,也有了可以稱為爸媽的養父母,稚嫩的小心靈雖然極度思念母親,但是來到這個只有她一個小孩的新家,以為從此不必再像從前那樣寄人籬下。怎知道這個新家卻為她人生的畫布塗抹上一層深厚的灰暗色調,養母每天不停地使喚她,所有的好事、好吃的食物卻輪不到她,全都被養母的弟弟享用了。
曉佩在動輒得咎、挨罵責打的環境中,過著忍氣吞聲、看人臉色的日子,唯一的盼望就是周圍關懷她的大人安慰她的這句話:「等你長大就好了,你嫁了人就一切改觀了。」 完成學業之後,一個偶然的機緣下來到美國,也由朋友帶領走進了教堂,因而從此有了新生命。不久,在教會的郊遊中認識了同是來自故鄉的男士,兩人很快就墜入情網,曉佩帶著從前大人安慰她的盼望進入婚姻生活,用同樣的模式繼續求生存。
親人的背叛
1999年,丈夫以開始經營家族事業為由,逼曉佩簽下放棄財產的文件,當她聽到他提出這個要求時,有如晴天霹靂。婚後多年的委曲求全,卻換來她小小世界里至親的家人背叛的結果,特別是當丈夫是奉他父母之命如此做的時候,她覺得再度被親人遺棄了,內心的傷痛無以言喻。但是為了保住婚姻,她聽從那個自小就隱藏在心底深處的信息:「自我犧牲,最後總會得到好結果的。」她認為作一個媳婦,無法得到丈夫和公婆的尊重,必然是自己做得不夠好的緣故,於是幾番掙扎後,她又妥協了。然而這個衝擊幾乎令曉佩崩潰。
身體的毀壞
一方面暗自承受著心靈的壓力,再方面身體狀況也不甚樂觀。 15年前左乳曾經開刀動過手術;幾年前右乳又長出一個腫瘤,第二年左邊也出現一個腫瘤,幸好切片結果都是良性的。及至長了子宮瘤後,基於本身是學護理的,曉佩開始從醫學的角度思想這種種,她知道這些可能是由壓力所引發的,她也清楚知道心理狀況會影響到生理髮展,而她的心理實在太不健全了。於是痛定思痛之後,曉佩決定重整自己,這是她一生的轉折點。
去年曉佩剛動完手術,覺得婚姻走到了一個死角,仿徨無助之際,聽說「愛家協會」將舉辦黃維仁博士主講的「愛的融會」講座,雖然當時她對於丈夫已發生外遇之事毫不知情,但是報名參加後,聽到黃博士所談的卻對她往後的心理轉變有著決定性的影響。她以前參加的自我成長課程資源有限,成效也就局限在某種範圍內,但是在她成為張憶家博士的關懷輔導課程學員後,她開始學習面對自己,特別是在否定的自我價值方面,學著挖掘出根源所在,以及如何處理的技巧。遺憾的是短短三個月一晃眼就結束了,因此曉佩另尋他途繼續參加成長課程。
不再逆來順受
在這所有學習的過程中,曉佩非常認真地汲取知識,並且踴躍地參與角色扮演,以便更深層地了解自己的心理。當她在愛家上輔導課時,一個朋友向她推介「Boundary」這本書,以及這個作者的成長班。她第一次聽到boundary這個字的時候,根本不懂其意義為何,即使翻譯成中文──疆界,還是毫無概念。後來經過剖析,她回憶生命中所有與她親近的人之中,沒有一個曾經在這方面有過良好的示範,向來她所處的環境教導她對一切事情都得逆來順受,絕不能說「No」 ,必需不斷地討好別人,縱使別人不尊重她,也要忍耐、認命。
如今曉佩明白疆界就像是自家的前門或後門,只有在不會傷害自己的人敲門時,才能開門讓他進來。從前不懂得讓自己擁有自主權,因此也不會保護自身。從一出生就注定是個悲劇的孩子,對家庭、父母、以及對愛的定義極度困惑,常懷疑為何來到這個世界。
大人印像中的她,是一個十分安靜,孤寂寫在臉上的孩子,而她自己則除了五歲被送到養父母家那段不願回顧的痛苦往事,腦海中關於家的記憶,只有一張和姐姐的合照,依稀是姐姐在削鉛筆,她站在旁邊吹鉛筆灰,其它都是一片空白。
曉佩從成長課程中得到極大的助益,她學會哀傷時,盡情哀哭,她不再像過去,一旦陷入低潮就會消沉很長一段時間。她會在悲傷之後去游泳或與朋友傾談,一次只與一位朋友分享。這都是她所學到的重點;她也學會先檢視自己的弱點,再就這些方面尋找比自己優異的良師益友和支持小組,目的是能從他們身上學習克服自身軟弱的方法。
欣然接受關懷
但是要找到一位合宜的良師益友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曉佩每一思及此事心理就充滿感謝,因為她遇到了一位學有專精又願意耐心傾聽,適時適切地開導她的心理學家。特別是在發現丈夫有外遇那段時期,這位良師益友聽她傾訴,為她分析狀況,然後推薦好書給她,而她也總是立刻去買書,仔細閱讀,做筆記……至於支持小組的人選也是經過審慎考慮甚至測試過的。從前曉佩不敢相信世間有無條件的愛,不求回報的愛,因此當別人對她表達善意時,她就退縮不敢接受,這當中她認為自己不配接受的成分比較大。現在當朋友邀請她,做炒米粉給她吃,她都欣然椄受,也因容許自己去感受別人的關懷,她現在更懂得愛是怎麼一回事。
經歷了這許多的學習和自我操練的過程,曉佩現在已經看清楚了自己心理的不健全,也學會如何針對問題作適當的反應,她明白她的良師益友的解析:一味地犧牲,並不見得對他人就有益。犧牲自己,任憑別人用不公義的手段得逞,會使別人學會不為自己不良行為的後果負責。姑息養奸的結果常是愛之反害之,剝奪別人成長做君子的機會。
不再是受害者
她也學會不要壓抑情緒,要把情緒用合宜的方式疏導出來。記得剛發現丈夫有外遇的時候,那種排山倒海的憤怒與傷痛的感受真是無法形容。那位心理學家鼓勵她要盡力去暸解情緒,用情感詞彙去標明(Label)這些痛苦的感受,並且把這些強烈又復雜的情緒用言語表達出來(Externalizing)。她很努力地去做這個功課,寫了兩封將近十頁的長信,表達自己的感受,最後把這兩封信傳真給這位心理學家,藉此紓解不少心中之苦。
經過這種種努力,她終於能漸漸跳出「受害者」的窠臼。現在雖然偶爾還會陷入情緒波動中,但是已能夠理智地辨別原因,再用解決問題的模式來為問題解套。另外曉佩學會在這心靈醫治的過程中,還有一個很重要的步驟:去找兩三位有愛心、有安全性的老媽媽們,在她覺得最孤單、恐懼之時,緊緊抱著她,讓她盡情的哭,享受一下從未嚐過的母愛。
至於婚姻的部分,目前仍在觀察與考量中,丈夫婚前就沉迷於色情影片,如今更是每況愈下。曉佩在得知丈夫有外遇後,曾到醫院去做各種性病的檢驗,同時也搬出臥房。那段期間,她曾經自暴自棄地睡在地板上,但現在她已掙脫受害者的束縛,去買了一張新床,又挑選喜愛的白色窗簾,和一個大蚊帳,把自己的臥房佈置一新。蚊帳所罩住的就是她安全的小天地,這是她從小在養父母家不自覺養成的習慣。關懷支持小組的朋友送給她各式各樣的小熊寶寶陪伴她,她選了一個最美最可愛的,又因為喜歡電影「怪獸電力公司」(Monsters, INC.)中名叫Boo的可愛東方小女娃,曉佩將之直譯為「不」,象徵給她勇氣說出心裡想說的「不」,這兩個可愛的玩偶現在每天陪她入眠。
學習建立疆界
曉佩的心靈成長路是一段非常崎嶇坎坷的旅程,她靠著信仰加添的力量一步步往前走,對於這一路陪伴她的良師益友,她獻上衷心的感謝,同時她也希望藉著分享自身的經驗,幫助一些仍然不知愛的疆界何在或在自我成長方面徘徊掙扎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