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黃維仁
有一對受過高等教育的華人夫婦,先生在外面被公認爲脾氣最好,回到家裏卻會因爲太太沒有順他心意或小孩太吵而爆發脾氣痛打太太。這位先生有一套邏輯。他說﹕“我不喜歡打人,但每一次你惹我生氣時,我一定會打你。我打你,是因爲你惹我,害我作不成好人,陷我于不義。”
這種邏輯造成他一天到晚打太太,太太就千方百計地設法使自己不要去惹先生,又爲了孩子而乖乖忍受。這種情形反複持續,使一個本來聰明能幹的女性變得麻木,在被侮辱、被批評、被限制的情況下,對自己失去信心,認爲非得靠著這個打人的先生才能過日子。
受虐者衆
據美國醫學會的統計,美國每三位婦女中就有一位在這輩子中至少被打過一次,醫院急診室治療個案中有 35%與家庭暴力有關,警察局在夜間接到的求救電話更有60%與家庭暴力有關。
根據台灣學者的統計,台灣婦女每五位中就有一位在一生中曾被毆打。有17% 至 35% 的婦女曾在婚姻中受過身體或精神上的虐待。
實證研究
美國華盛頓大學心理學教授傑寇森曾選擇了兩百對有婚姻暴力情況的夫妻,做有系統的觀察及長期追蹤,期待能對家庭暴力的形成過程更加了解,並尋找解決之道。
選擇個案的標准包括﹕
1.先生或太太會彼此把對方推到牆上,用力拉扯或打耳光等等,每年至少發生六次以上者。
2.被踢、被咬、被打得鼻青臉腫,每年至少發生兩次以上者。
3.先生會把太太綁起來打,甚至用刀或槍脅迫太太聽話者。
長達六年的追蹤研究,付上了很多人力、物力的代價,結果發現,會打太太的人可歸納成三類﹕普通型、惡犬型和眼鏡蛇型。
色厲內荏
“普通型”:偶爾會脾氣失控,會拉扯、大吼、打耳光,但不算太嚴重。
“惡犬型”:像極凶惡的狗,咬到你之後絕不松口,直到你受不了爲止。他們總是怪罪對方﹕要不是你把飯燒焦了,要不是你跟那個男人講話。。。我也不會打你!他們看不見自己的缺失,永遠以爲自己才是受害者。他們的外表很強勢、內心卻沒有安全感。另一特性就是大男人主義,認爲男人天生就應該受人服侍,于是濫用權威叫太太順服,爲了自己的好處不擇手段逼迫太太。惡犬型發生暴力,有時是因爲太太直爽的批評觸發了先生的“心理按鈕”。這種強烈的情緒過激反應,常可回溯到他的家庭背景。
冷酷無情
第三類是“眼鏡蛇型”。他們很會控制自己,善于冷靜觀望,能看透別人的心思,時機成熟時就用最快速、最精確有效的方式進行打擊。這種人崇尚暴力與權威、喜愛刺激與掌控,常把太太當囊中玩物。他們極度自信,善于心理操縱,有時甚至鼓勵太太去外遇,然後以暴力遊戲去折磨、控制太太。他們目光犀利,說起話來總是皮笑肉不笑的,非常冷酷無情,這種人是最可怕的。
他們的家庭背景中常見父親會打母親,更高的可能性,是父母一起打他,家中可能有父母離婚、男盜女娼、吸毒、酗酒的問題。他們從小飽受身體與心靈上的摧殘,被打出一顆剛硬崇尚暴力的心。
需要生命線
如此痛苦的婚姻,離婚率一定很高嗎?其實不然。很多太太爲了擔心孩子,擔心經濟問題,擔心先生報複,不敢輕易離開。
這樣的太太需要幾位好友在她身邊形成一條“生命線”,讓她可以把心裏的話講出來,爲她開一條生路,與外界交往,才不致于關在家裏被虐待、被洗腦,以爲自己離了他就活不下去。
所以,對生活在這種婚姻中的太太,我們要教導她如何保護自己的性命,如何面對先生的怒氣,如何逃脫先生的傷害等,更要幫助她找到合適的社會資源與輔導機構。
暴力不會自行終止
打人的情況,若未經外力的幹涉,會不會自動停止?
在兩百對研究對象中只有7%的人自行終止婚姻暴力,其它93%則愈演愈烈。我們的經驗是﹕如果未曾得過外界力量的幫助,那些有打人習慣的人很難從惡性循環中跳出來。很多人都是在太太站起來、毅然離開以後,才願意參加研習會、學習溝通技巧,而且有些男人一下子成了最好的學生。誠心改進之後,有的很幸運,太太重新接納了他,有的就太遲了,太太已不願再回到他身邊。
愛需要學習
婚姻暴力是相當令人傷痛的。若一直包容,施暴者很難改變,雙方受害,子女受害,一代傳一代,咒詛永無休止。愛是需要學習的,我們需要教育社會的每一份子如何去愛,如何建立可長可久、互相尊重的親密關系。同時在立法尚未臻完善的地方,我們要呼籲立法單位不斷改進婚姻暴力防治法來保護受害者,也讓那些陷在罪惡中的施暴者有條生路。
本文摘選自黃博士演講錄音帶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