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Rob Jackson 著 ■ 曉愛 譯
那個父母可以簡單地講一下《鳥和蜜蜂的故事》,然後指望孩子們將來就長成不錯的成人的時代已經一去不復返了。如今,性過度的文化已經通過互聯網進入到60%的美國家庭,而三分之二的家庭是通過有線電視。
無論是住在城市還是農村的孩子,也無論是出於富人還是窮人家的孩子,他們都需要父母有意地為他們樹立健康的行為榜樣。在大齡兒童和青少年做出性選擇的背後,其實更深的問題是源於在家庭中學到的個人品格問題。
舉個例子來說吧,這樣的品格可能 是通過模仿在大街上發火的爸爸或是在 電話中說“善意謊言”的媽媽而形成的。可能你會想這樣的例子怎麼會和孩子的性健康發展有關?其實這兩個例子都表現出當事人較差的判斷力和缺乏自律的品性,而這兩個特質是在希望能駕馭青春期和抵抗性誘惑的日子裡特別需要的。
我們需要一個全面的性神學,充滿在家庭的實際中生活出來。我們成人很多時候到了事後才意識到,不好的品格和性方面的罪有著錯綜複雜的關連。如今,作為父母,我們可以體會到的是在孩子們的生活中,這樣的品格塑造是趕早不趕晚,越早越容易。
家庭的角色
雖然每個孩子都有自己獨立且獨特的意願,但是我們也不能忽視家庭的巨大影響。比如,家庭可以將男孩子塑造成具有知道如何防衛性事的有責任的男人,同時也可以將女孩子塑造成珍視貞潔的女人。
作為一個治療師,我遇到的絕大多數掙扎於性上癮的諮客,或者是與這些人結婚的人,他們在家庭中沒有得到過任何有意義的指導;對於這個事實真的讓我感到很難過和遺憾。沒有任何責備或是羞辱之意,這在我看來,似乎很 多父母多年來只是在大概地“撫養孩子”,而不是有意識地去承擔養育孩子成人的任務。
關於神經印記和孩子如何在經驗上學習的研究是相當迷人有趣的。我相信上帝讓我們通過印記的方式學習。一位詩人說: “孩子以他們所學到的去生活。”很明顯,人很可能以他們在最開始的18-20年的家庭生活中所模仿的樣子生活。或者另外一個可能是被動地生活,就是他們不知不覺地嘗試以一種和他們所經歷的完全相反的方式生活。在這兩種情況中,無論好壞,在孩子面前所形成的榜樣對他們的生活有著極大的影響。
除非我們將孩子的弱點憑著信心,有策略地且通過禱告來保護他們免於受傷,否則我們怎麼可能期待他們茁壯成長為成人呢?
看一個對我們的孩子的性問題造成威脅的挑戰吧!很多孩子在成長中會看到父母中的一方或是雙方處於戀愛關係中。這可能是因為不期的離婚,或是年輕時代犯了錯誤的單親媽媽,撫養著自己的孩子。儘管這種行為越來越普遍,但是大量研究表明,孩子們可能因為他 們目睹了父母處於性挑逗的情景,或者僅僅是成年人相處的情景,導致他們變得“性感化”。這種情況,其實是一種隱形的性虐待,會改變或是誤導孩子成長中的性發育。
除了這些關係上的挑戰,如今的流行也為我們的孩子們添加了額外的負擔。特別是對於我們的女兒們的挑戰更大。如果女兒們在年輕的時候著裝不端莊,那麼她們長大以後也會一樣,這似乎是合乎邏輯的。或者說,如果作為父母的我們穿著印有低俗或是褻瀆神的標語的T-Shirt,我們的孩子很可能發展出相似的品味。
大部分父母都被工作、家務和各樣的帳單整得像風滾草一樣忙得暈頭轉向。即使我們心有旁騖,我們可能也不想讓我們的孩子出現不良品格或是不當的性行為。但是問題可能就是這個:我們沒有刻意地,有意識地去教養他們。
著名的作家和演說家斯蒂芬柯維先生有個實物教學課程,課裡面有大石頭、小石頭和一個容器三樣道具。他請每個學生自己制定策略,將所有的石頭都放到這個容器中。在每個人嘗試解題的過程中,他們認識到必須先將大石頭放進去,然後才能將那些小的塞進縫隙中。
我的意思是什麼呢?在孩子的教養中,我們需要將“承諾委身、品格發展、尊重、誠實和其他的基督徒品格和原則” 這樣大的石頭先放好位置,然後再放入像運動、藝術、音樂和其他學業成績這樣的小石子。
有目的性的將孩子培育成健康的孩子的關鍵因素包括性品格的完全,這是父母向孩子培養的連接紐帶。毋庸置疑,這樣的關係是需要花時間、精力和隨時做出犧牲的意志的。
我們經常聽到“優質”時間是高效關係的關鍵。以我自己為例,20年家庭服務的工作和生養自己的子女,我知道沒有什麼是可以取代我和孩子們在一起的“大量”時間的。
除了在個人時間和精力上的投資,我們還要強調的是性健康是整體健康的一部分。我們教育孩子衛生的重要性,告訴他們如何洗澡,讓自己變得乾淨。我們也必須教導他們如何在情緒、思想和心靈方面保持清潔。在所有的努力中,做出榜樣是比所說的更有說服力的。實際的幫助
達到全面健康的方法是尋求一個人在身體、思想和心靈上的多方的培育。通常,性教育僅限於一些 於身體及其功能,和性行為的機制做一些評論。這些重要的事實其實只是“冰山一角”。在我們教導這些之前,我們希望能將我們的孩子建基於反映出上帝美好屬性的屬靈真理上。我們想要幫助他們同時明白對於性問題該想什麼以及該怎麼想。同樣重要的是,我們想要幫助他們表達他們的情感,從而可以培養他們的思想中具有這部分的洞察力。
很顯然,“談論”性並不是我們的目標。我們想要幫助我們的孩子去塑造和維持一種生活方式,來引導他們自然 而然地做出好的選擇,從而得到好的結 果。比好的行為更重要的是,我們希望鼓勵我們的孩子能用愛神的生活方式來回應神的愛。誡命和原則
顯而易見,在聖經中既有誡命,也有原則的教導。誡命是規定“應該和不應該”,就如十誡一樣。誡命教導我們該去想什麼。在這裡,神直接告訴我們什麼是我們該做和不該做的,從而讓我們得到保護。
比如,我們不能姦淫,是為了保護我們與他人免於經歷信任破裂的痛苦。但是,聖經並沒有提到說“禁止色情網路”。我們很容易看到聖經中各種各樣的教導是屬於一般性的指導。結合聖經所教導的“不可姦淫”的誡命,我們可以將性正直的原則和現實的場景聯繫起來,比方避免看色情網路,因為這會破壞我們的品格。因為兒童乃至青少年傾向於在具體的情況中,而不是抽象概念中去思考,所以,趁著他們人生尚可學習的時段應該運用實用的原則來增進他們的思考。
自我價值和自尊
如今的文化讓女孩子相信,只有當她和經過各種修圖處理的天后照片看上去一樣好才算好。對於身體方面的自我 形象的高要求已經不只是限於女孩子了,年輕的男孩子也一樣的。
我們有能力肯定我們孩子永恆的價值,因為天父已經為了他們犧牲了主耶穌基督的生命。孩子的表現以及他人的認可將不再是衡量他們價值的標準。基督為孩子們所獻上的,以及天父對於接受耶穌基督的孩子們的認可,確保了這個價值,這不但需要我們在知識上的認知,而且也需要在情感上的認同。
健康的角色轉換
黃金原則教導我們如果我們想要別人如何對待我們,我們也要同樣對待別人。可惜的是,我們意識到通常我們不能將這個原則有智慧地應用到育兒方面。
我們的孩子非常需要我們停下來做個評估,如果我們是這個時代的孩子,瞭解我們作為成年人所知道的,那麼, 我們會希望被怎樣對待、培養和裝備呢?如果你不理解孩子在各個年齡段所面對的危險和誘惑,那麼你所能給他們最好的禮物之一就是盡你所能真誠地、多多地瞭解年輕人的文化,以及在這樣的文化中常被散佈渲染的各種謊言。
刻意教養的重點
作為基督徒父母,首要的目標是讓我們的孩子“榮耀上帝,永遠以祂為樂”。因此,我們致力於以下幾個核心目標:
– 我們要在親密的家庭關係中有意 識地裝備孩子們。
– 我們要身體力行地教導孩子們生 活技能,從而使他們的身體、思想和心 靈更加完全。
– 我們不只是教導孩子們想什麼 (誡命),也教他們怎麼想(原則)。
– 我們是出於神對孩子們永恆的愛 而堅持我們對他們不變的愛和熱情。
– 我們用照顧在我們家中的神的孩子們,來彰顯對黃金原則的遵守和認同。
(2019 Focus on the Family. All Rights Reserved. Used with permission. Originally published in English at www.focusonthefamily.com.)